31歲媽咪的肺腺癌告白:一場「意外」健檢,救回我的人生
早在2020年初,我就時常看到胸腔科醫師、臉書病友關於肺腺癌自費篩檢的呼籲,每次看到這類文章,我都轉傳給親友們提醒大家要有警覺。 但因為剛生產完,心想著等二寶周歲再來預約全身健檢;約2年前生完老大後,我也做過全套2萬多的健康檢查,報告正常。
10月中,剛好在醫院工作的堂姐揪團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價格比自費便宜好多,於是跟老公一起報名檢查,這項檢查非常快速,只要5~10分鐘,完全不需任何禁食禁水。檢查前我還擔心過去有菸齡的老公會不會肺部檢查出問題,殊不知,兩週後收到自己的報告,卻是晴天霹靂的打擊。 報告顯示:右肺下葉有約0.9cm毛玻璃狀結節。
不菸不廚、沒家族史 為什麼我會得肺腺癌?
於是開始瘋狂爬文,各種負面想法蜂擁而至,「肺腺癌年輕化」、「肺癌致死率第1高」、「肺部癌症易轉移」、「5年存活率」等等這些映入眼簾的文字讓人愈看愈害怕,以往在新聞上常看到,也總覺得事不關己的『不菸不酒作息正常、少下廚的年輕女性竟得到肺腺癌』這類標題竟然就發生在我身上了!何況我才31歲......,天吶!(崩潰)。何況我沒有已知家族史、 何況我根本沒任何症狀!
謝謝大學教授林泰州老師的引薦,我選擇讓中山附醫的胸腔科權威陳志毅醫師治療,經過一個多月的檢查以及評估,決定手術切除,但因為腫瘤長的位置較中間及深,因此必須切除大面積的肺部,右下肺葉切除了3/5,手術時間甚至長達4小時(老公在手術室外緊張到不行)。
現在是術後快1個月,從一開始呼吸會喘會痛,至今除了比較常咳嗽,呼吸練習都有慢慢恢復正常。術後病理報告也好險是肺腺癌1期最初期,細胞型態低惡度。據醫師說已經是治癒了請我放心,未來必須定期追蹤,而我也因此獲得一張重大傷病卡(至今很難想像我在這麼早的階段就進入抗癌人生)。
這段時間以來,巧合的是不斷地察覺到,原來國人得到肺腺癌的機率高之又高,不斷看到誰誰誰多虧了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幫助,也檢查到早期肺癌。而醫生說我這麼年輕或許是基因影響,身邊的親友、聽到的案例很多都是做了這個檢查才發現肺部多少都有小結節(如果不是毛玻璃狀,就不用太緊張,但若是毛玻璃狀惡性程度高),也因此讓自己有機會定期追蹤,避免落入晚期肺癌的遺憾。
基因之故 東亞女性易罹患肺腺癌
看到這邊,你會發現,尤其在東亞女性身上基因較脆弱,也因此肺腺癌篩出率愈來越多,多到你會怕!但早期發現治癒率幾乎100%。
從檢查到至今3個多月,心境上的轉變實在難以言喻。醫生說,或許這個毛玻璃狀結節在我體內已存在好幾年,真難想像20幾歲的我可能早就存在這樣的癌變,更難想像,如果我沒有契機去做這個檢查,再拖個幾年會有多可怕........;還有,2年前的健檢肺部X光以及我手術前再照的X光,還是完全照不出來!因此能檢查出肺部小結節只能依靠低劑量電腦斷層。
空氣品質黑暗期 紅色警戒連連
最近中南部已經連續一週多空汙指數近紫爆,空氣污染絕對是主要誘發因子,那些吸到肺部後無法被代謝的Pm2.5及更小的空污微粒,會讓基因產生突變。每天看到霧濛濛的戶外,就覺得心碎,覺得政府怎麼能毫無作為?難道不知道肺癌是十大死因第1高嗎?根本已經是新國民病,一般國人根本不會知道要做這個自費篩檢。
看著自己年幼的兩個孩子,真心替他們的未來感到擔憂,生長在充滿污染的世代,現在只能做到升級更好的空氣清淨機、買專業的防霧霾口罩來幫助他們,但誰能保障這些孩子們呼吸乾淨空氣的權益呢?
「萬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2020年對我來說是個很難堪的一年,這一切彷彿是一場夢推著我前進,逼著我面對,讓我重新學習怎麼回歸自我,覺察自己的身心靈。是老天安排了一場失去,幫助我學會成長,開始思考著擁有這麼多愛所支持的自己是多麽幸福,平凡的每一天是多美好,因此接下來好好活在當下,讓自己更茁壯堅韌,好好的呼吸,懷抱著希望跟勇氣前進。
低劑量電腦斷層所費不貲 檢查前宜先保單健檢
肺部相關的自費篩檢、肺癌的相關治療費用都非常高昂,我這次手術費用自費額高達快18萬,因此當你決定好要做這項檢查前,請先確保你的保險內容是否已足夠。
最後,感謝我的貴人:堂姐、泰州老師、陳志毅醫師的專業團隊等等,我真的好幸運,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幫助到你/妳。呼吸是基本生存權利,好好重視身邊的空氣污染、重視自己身體裡的肺這無聲的器官的呼救。
"人物,癌症,醫療,肺癌,健康新知,生活保健"
"31歲媽咪的肺腺癌告白:一場「意外」健檢,救回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