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友善的社區:促進長者身心健康的關鍵

美國堪薩斯大學臨床心理學副教授華茲(Amber Watts)的研究指出,住在方便走路、運動的社區的長者,身心健康狀態相對較佳。這項小規模研究不僅為社區設計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同時也強調了維護長者健康的重要性。本文將探討行走友善社區的重要性、各種類型以及它們帶來的優點。
重要性
1. 促進身體健康
一個行走友善的社區環境有助於長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步行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方式,對關節和心臟的負擔相對較小,有助於維持適當的體重和血壓水平。根據華茲的研究,住在這樣的社區中的老年人,不僅脂肪量較少,而且血壓較低,這些是身體健康的指標。
2. 促進心理健康
行走不僅對身體有益,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影響。社區環境的友善性,如綠地、公園和步道,提供了老年人放鬆身心的場所。這有助於減輕焦慮和壓力,提高情緒健康水平。良好的社區設計可以營造穩定、愉悅的生活環境,有助於預防和減緩老年人的抑鬱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各種類型
1. 步道社區
步道社區是指擁有完善步行道路系統的社區,這種社區通常有連接的步道,環繞社區核心區域。這樣的環境鼓勵居民步行,提供了安全、愉悅的運動場所。
2. 綠地豐富社區
擁有豐富綠地的社區提供了放鬆和娛樂的場所,也有利於長者進行戶外運動。公園、花園和自然景點不僅提供了美的享受,還為老年人提供了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
3.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概念將現代科技融入社區設計,通過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系統提供更安全、便捷的移動方式。這有助於老年人更輕鬆地在社區中行走,同時提供了更多社交和文化參與的機會。
優點
1. 預防慢性病
步行是一種對身體低度負擔的運動方式,有助於預防慢性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度運動可以降低心臟病、中風、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2. 提高社交互動
行走友善的社區設計能夠促進社區內的社交互動。老年人在步行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遇到鄰里居民,促進友誼的建立。這種社交連結有助於減少孤獨感,提高生活滿意度。
3. 改善認知功能
除了身體健康,行走友善的社區還對認知功能有積極影響。根據華茲的研究,住在這樣的社區的長者在注意力和記憶力測驗中表現較好。這可能與適度的運動刺激有關,有助於保持大腦的靈活性。
結論
行走友善的社區對於長者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而積極的影響。這種社區設計不僅能夠促進身體健康,還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預防慢性病、提高社交互動和改善
認知功能。政府和社區應共同努力,投入更多資源和心力,創造出更多行走友善的社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整體健康水平。未來社會應以這樣的理念為基礎,建構更多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友善社區,實現全面性的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