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延續生命的大愛
挽救生命,延續大愛。越來越多的國人了解器官捐贈的理念,然而,對於實際器官捐贈的意願,卻仍有疑慮。對比國外,台灣的器官捐贈率始終停滯,原因在於對器官捐贈或移植的誤解。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推動器官移植是關懷大愛,也是他身為外科醫師以外的另一項志業。為了拯救更多生命,器官捐贈移植的觀念必須不斷推動。
大愛器捐成世界潮流
器官移植分為三個階段:外科醫師端的移植手術、器官捐贈來源,以及術後的照護。在器官來源方面,世界潮流,特別是歐美已開發國家,都以大愛捐贈為主,也就是死亡後的器官捐贈,活體親屬間的器官捐贈並非主流。
李伯璋表示,器官捐贈的來源是一大挑戰。大愛器官捐贈又分兩種:腦死後的器官摘取,以及心臟停止後的器官摘取。腦死的狀況,器官機能尚可運作,此時趕緊摘取器官來挽救他人,分秒必爭。至於心臟停止的狀況,因為器官會大量凝血,使器官無法再度使用,因此需要非常有效率的醫療團隊來執行器官摘取與移植,目前西班牙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有聲有色。
今天我們救別人,明天別人救我
過往,國人由於傳統觀念,往往不捨親人受苦,所以大愛捐贈觀念推動常有遲滯。因此2014年,李伯璋首創全球推動「捨得」器官捐贈移植觀念,捐贈者三親等內血親,若需等待器官移植,可享優先權,他說:「今天我們救別人,有一天別人救我們。」也因此增加了民眾器捐意願。
現在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不過李伯璋呼籲民眾踴躍表達自己器捐的願意,在與家人討論獲得共識後,可在健保卡上註記,萬一意外降臨時,醫護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得知器捐意願,也能獲得家人的支持,同時圓滿自己器官捐贈的心願。
培植醫療人才,愛留子孫
台灣在器官移植能取得現今的成就,在於有非常卓越的醫療團隊。許多醫護人員往往做得比健保給付還多,對於病患家屬的悲傷輔導、術後照護也都做得相當周到。
對於器官捐贈者,醫護團隊與病人都予以最高的崇敬,感念他們的恩德。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挽救了另一個人的生命。雖然自己的身體不在了,但是他們的器官,在另一個病人的身上一種重生。他們的大愛,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李伯璋認為,人生不是永遠,死亡是生命的必然。每個人都難逃一死,若以「捨得」的觀念,留給孩子無價的健康寶藏,把我們的身體器官,遺愛給真正需要的人,這是我們能為自己的子孫,所做最有意義的事。
李伯璋董事長金句:
- 今天我們救別人,有一天別人救我們。
- 為了拯救更多生命,器官捐贈移植的觀念,必須不斷推動下去。
"人物,心靈,醫療"
"器官捐贈:生命延續的大愛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