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什麼?6大毛囊炎原因及治療方式
毛囊炎(英文 folliculitis)的原因很多,也是皮膚科診所常見到的皮膚問題。皮膚科醫師李勇毅列舉常見的毛囊炎原因:
- 細菌性毛囊炎:因為濕熱加上衣物摩擦,導致細菌入侵毛囊。
- 黴菌性毛囊炎:除了悶熱潮濕,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皮膚菌落不平衡,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皮膚抵抗力變弱,都會引發。
- 葛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常發生在治療青春痘的病人身上,治療青春痘會使用四環黴素,葛蘭氏陽性菌會減少,但葛蘭氏陰性菌會增加,常見的是綠膿桿菌引起的毛囊炎。
- 假性毛囊炎:因為除毛或刮鬍子後,毛髮生長時卡在毛囊中引起。
- 溫泉性毛囊炎:泡溫泉時的水質、硫磺、酸鹼度會刺激皮膚,而引發毛囊炎。常見的是綠膿桿菌感染。綠膿桿菌喜歡溫濕的環境,在一般自來水也會有,所以無論是泡湯、溫水游泳池、SPA、在家泡澡都可能會得到。這種溫泉性毛囊炎常出現在穿泳衣的身體部位,因為綠膿桿菌會卡在衣物上,加上衣物摩擦,就有可能導致。
- 其他因素:例如施打淨膚雷射、皮秒雷射,或免疫力不全例如愛滋病患者有可能有嗜伊紅球性毛囊炎。
李勇毅醫師也提醒,如果反覆發生毛囊炎,或毛囊炎一發炎就很嚴重、形成疔子、摸起來有腫塊,可以去驗血糖,因為糖尿病會使免疫力變弱,連帶讓毛囊發炎就一發不可收拾,這在門診中很常見。
毛囊炎症狀有哪些?
毛囊炎初期症狀是紅疹、發癢,因此常跟濕疹搞混。之後可能會長出膿包,並可能伴隨紅腫熱痛感。李勇毅醫師指出,毛囊炎是指單一個毛囊發炎;若單一毛囊本身和周圍組織都發炎、摸起來有硬腫塊,稱為「癤」;多個毛囊連帶周圍組織都發炎,稱為「癰」,也就是俗稱的「疔子」。
毛囊炎會長在哪裡?
毛囊炎除了手、腳掌之外,全身都可能長毛囊炎。私密處如肛門、鼠蹊部、臀部等,因為經常受到摩擦,且常時間是悶熱潮濕的環境,所以門診中很常看到私密處長毛囊炎。
治療毛囊炎治療方式?毛囊炎藥膏有哪些?
依照不同類型的毛囊炎,會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常見的細菌性毛囊炎和黴菌性毛囊炎治療方式包括:
- 細菌性毛囊炎
- 外用抗生素藥膏:成分包括gentamicin、clindamycin等。
- 杜鵑花酸、A酸藥膏:可以幫助角質代謝穩定,酸類也有輕度的殺菌功能,因此也有醫師會使用杜鵑花酸或A酸治療。
- 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主要也是用來治療青春痘,但也具有殺菌效果,不過過氧化苯具有刺激性,使用時要小心。
- 口服抗生素:如果毛囊炎惡化成疔子,或可能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除了外用藥膏,醫師也會搭配口服抗生素。
- 如果毛囊炎變成「癤」或「疔子」,除了藥物,醫師也會建議用門診手術「引流」,也就是把膿排出,加速復原、減緩疼痛。
- 黴菌性毛囊炎
- 外用抗黴菌藥:成分例如 ketoconazole 和 ciclopirox olamine ,可以干擾引起黴菌性毛囊炎的皮屑芽孢菌代謝與 RNA 合成。
- 口服抗黴菌藥:成分例如 itraconazole 或 fluconazole 。 Itraconazole 是每天吃兩顆膠囊, fluconazole 則是一星期吃一次。
- 外用洗劑:成分包含 Ketoconazole。Ketoconazole可以抑制黴菌生長,可當成一種輔助治療。在洗澡時可以每2、3天使用一次,手搓洗泡後如同沐浴乳般塗抹在患部,等待3~5分鐘再沖掉。
毛囊炎跟青春痘有何差別?
青春痘可以被當作是一種毛囊炎,不過李勇毅醫師表示,兩者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 | 毛囊炎 | 青春痘 |
| 成因 | 因為摩擦導致細菌入侵潮濕悶熱,使皮表細菌、黴菌激增 | 油脂分泌旺盛、角質堆積 |
| 可能菌種 | 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 | 痤瘡桿菌 |
| 部位 | 除了手、腳掌,全身都可能發生毛囊炎 | 主要是臉部和頸部 |
除毛會導致毛囊炎?
李勇毅醫師表示,如果除毛方式不對,會造成假性毛囊炎,另外刀具不夠銳利或不乾淨,也可能造成感染。但如果只是把毛髮剃短,增加通風、減少悶熱,則會有預防毛囊炎的效果。
毛囊炎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
如果免疫力正常,毛囊炎會自己好,如果搭配外用抗生素藥膏,大約 3 、 4 天就會明顯改善。不過李勇毅醫師提醒,毛囊炎初期症狀跟濕疹很像,因此如果擦抗生素藥膏 2 、 3 天沒改善,建議就醫讓醫師鑑別診斷。
如果長 1 、 2 顆毛囊炎,擦外用抗生素藥膏就可以改善,但如果發炎症狀變嚴重、變成疔子,就建議看醫生。他也提醒,無論是青春痘或毛囊炎,都不要自己去擠摳,因為手上都是細菌,如果擠出傷口,細菌入侵,有可能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預防毛囊炎3招
毛囊炎預防重於治療,毛囊炎的預防方式包括:
- 衣褲不要穿太緊
- 流汗就趕緊擦乾
- 刮鬍除毛前要先用溫水潤澤,再用刮鬍泡增加潤滑度,要順刮不要逆刮,刀具也要經常替換
"健康新知,常見疾病,生活保健"
"毛囊炎是什麼?原因、症狀、治療方式與預防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