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4大好處功效
綠豆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膳食纖維及豐富的鉀,含有維生素A、B、C,為綠豆湯帶來以下保健功效:
- 清熱解毒:綠豆含有的膳食纖維、鉀、皂苷、植物甾醇、鞣酸等,都是可以幫助排毒的成分。綠豆湯能夠消暑益氣、清熱解毒,緩解口舌生瘡、喉嚨腫痛等火氣大的症狀。然而,綠豆的解熱精華在外皮,如果煮得太久,豆皮太爛,湯會變得混濁,解暑效果也變差。
- 保護脾胃:綠豆有保護脾胃的效果,能夠避免拉肚子。煮很長時間的綠豆沙,則健脾胃功效更佳。
- 利尿排濕:綠豆湯有解暑熱、利濕的作用,綠豆含有高含量的鉀,能代謝掉體內多餘的水分,薏仁也屬性偏涼,特點就是利濕,和綠豆湯加在一起,利水滲濕效果更強。
- 潤喉止咳:如果患有外感風熱、癰腫丹毒、暑熱內侵等熱性病,服中藥時可照常服綠豆湯,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綠豆湯熱量多少?
一碗綠豆湯(約350ml)大約有345大卡熱量,並不算低,因此在品嚐美味消暑的綠豆湯時,也要注意糖分的攝取。
綠豆湯怎麼煮?5種煮法口感不同
綠豆湯的煮法相當多樣,下面介紹5種各有特色的不同煮法。
- 四段式煮法:滾10分+燜10分+煮3分+加糖熄火再燜10分,綠豆有破開,湯裡帶豆沙,皮沒完全軟爛,嚼起來有口感。
- 先蒸後煮法:先煮一鍋糖水,泡好的綠豆倒入電鍋蒸。開關跳起後,再將蒸熟的綠豆盛起,倒入糖水中煮開後,熄火。口感柔軟綿密,湯汁清澈、少豆沙。
- 先炒再煮法:綠豆洗淨後下鍋,中火乾炒,待水份蒸發後,加1湯匙水,重覆炒3次,炒到綠豆有熱氣,像糖炒栗子,吃起來帶著一股焦香味,屬於古早味的台南風情。
- 搗碎炒香法:先取1/10綠豆搗碎,以文火炒香。另外9/10泡水2小時,把泡水倒掉,以新水重新洗過,接著滾煮到一半,加入細碎炒香綠豆,增加濃郁口感,產生微微花生濃香的湯味。
- 先冷凍再煮法:綠豆洗淨,稍瀝乾水分後,放入冷凍庫結冰,要煮的時候,不退冰直接下鍋,冷凍會破壞豆子的結構,會比較快煮爛。
如何用大同電鍋煮綠豆湯?
小提醒:一般煮法,都會確定綠豆煮熟後,才加入糖攪拌均勻,否則綠豆就容易煮不爛,口感也會偏硬。
電鍋煮綠豆湯
材料:綠豆2杯(量米杯)、燕麥0.5~1杯(可省略)、黑糖適量
做法:
- 將綠豆洗淨後,泡水2~3小時後瀝乾水分備用。
- 將綠豆放入電鍋內鍋,加入2杯半的水。外鍋加入2杯水,按下電源。
- 電源跳起後悶10~15分鐘。
- 接著加入11~12杯溫熱水到煮熟的綠豆中,再加燕麥及適量黑糖。外鍋放入0.7杯水,再按下電源。跳起後稍悶一下,再攪拌均勻。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如何用壓力鍋煮綠豆湯?
除了一般家庭常見的電鍋外,若家中有壓力鍋或萬用鍋,也可以輕鬆煮出美味綠豆湯。
壓力鍋煮綠豆湯
材料:綠豆1杯(量米杯)、薏仁3/4杯、水8杯、冰糖80克
做法:
- 綠豆與薏仁洗淨、瀝乾,放入內鍋,加水(到內鍋刻度5)。
- 合蓋上鎖,選「豆類/蹄筋」模式及「開始烹飪」鍵。
- 烹調完成提示聲響起,解鎖開蓋,加入冰糖,拌至溶化即可。
綠豆湯怎麼煮出綿密或粒粒分明?
以下的做法,綠豆不用先浸泡水,只要事前預備好冰凍綠豆,一樣能夠煮出開花鬆綿、湯頭清爽不濁的綠豆湯。
綿密綠豆湯
材料:綠豆1量杯、水6量杯(可視喜好調整水量)、冰糖適量
做法:
- 將綠豆洗淨後至於鍋中或密封袋內,加入覆蓋綠豆的水量,放入冷凍庫冷凍至完全結冰。
- 將4杯水加入鍋中燒開後,將綠豆冰磚取出,免解凍直接放進鍋中,蓋上鍋蓋,待再度沸騰時,以中火續煮10~15分鐘後,熄火(利用熱漲冷縮原理使綠豆開花)。
- 蓋著鍋蓋悶15~30分鐘,待綠豆開花裂開,再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小提醒:不同材質的鍋子保溫程度不同,如超過30分鐘綠豆仍未裂開,可再開瓦斯煮5~10分鐘,繼續悶。
泡過又加上久煮的綠豆,會皮肉分家,湯也會變得沙沙的,若不喜歡這種口感,想吃到粒粒分明的綠豆湯,則可以試看看以下的簡單煮法。
粒粒分明綠豆湯
材料:綠豆與水比例1:10、冰糖隨喜好
做法:
- 綠豆洗乾淨,加水中大火燒滾,滾2分鐘後熄火。蓋鍋蓋悶30分鐘。
- 中火燒滾,滾2分鐘後熄火,蓋鍋蓋再悶30分鐘。
- 中火燒滾,滾2分鐘後熄火,加糖,鍋蓋蓋起來,放涼即可飲用。
哪些人不適合喝綠豆湯?
從食療的角度,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一致,才能有保健作用。有以下情況者,盡量避免食用綠豆湯:
- 腎臟不佳者:綠豆富含蛋白質,普林、磷含量偏高(每100公克有374毫克),腎臟功能不佳者、洗腎患者建議避免食用。
- 胃腸不佳者:綠豆含大量蛋白質,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比較不好消化蛋白質,空腹喝的話,更容易對脾胃造成不適。綠豆屬寒性食物,有輕度瀉下的作用,易加重腹瀉,所以拉肚子時,不可以吃綠豆湯。此外,綠豆含有的寡糖成分被腸道中的產氣菌分解後,就容易會有脹氣。
- 體質寒涼的人:寒涼體質的人,容易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綠豆湯屬寒性,吃了反而加重症狀,可能導致腹瀉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
- 生理期:依照傳統中醫說法,女性在月經來臨時,身體處於失血狀態,容易貧血,而且體質偏寒,不適合再喝綠豆湯,否則會導致女性氣滯血瘀,引起腹痛或加重經期不適。
- 服用某些中藥:綠豆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綠豆性涼,人參、黃耆、肉桂、附子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乾薑等溫經散寒類中藥,若與綠豆一起食用,恐怕會減低藥效。
- 慢性濕疹患者:綠豆湯是「清熱利濕」的食膳,較適合急性濕疹患者,如果已變成脫皮狀態的濕疹──慢性濕疹,最好改請中醫師開立適合的「解表燥濕」藥物,否則,怕會越吃皮膚越乾,更搔癢。
"健康飲食,養生,迷思破解"
"綠豆湯的功效與禁忌:誰不適合喝?怎麼煮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