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災求生別再只會濕毛巾摀口鼻!專家破解4大迷思,做對關鍵決策才能活命
到底火災中該怎麼求生?專家表示,濕毛巾摀口鼻、躲浴室廁所其實是迷思,4大關鍵決策做對,大幅增加存活機會。
**Q1:火災發生當下,到底該趕緊逃命還是躲在房間內較安全?**
如果還沒竄出濃煙,且逃生路線暢通的情況下,應以最快速度從逃生樓梯離開。
火災發生當下,在開門之前可先觸摸門把、門板測試溫度,並觀察門外有沒有煙霧。如果門把溫度很高,就代表門的另一邊已經相當高溫,這時候不要貿然開門,應該思考其它逃生路線;如果門把沒有感覺到高溫,可先利用門縫觀察門外狀況,沒有煙霧再逃生,並且要隨手關門,防止火勢和煙霧擴散;若有煙霧則不可嘗試穿越煙霧逃生,應關門退回室內,並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改找其他逃生避難路線。
如果已經竄出濃煙,應立刻關門並用濕毛巾、衣物塞住門縫,避免濃煙竄入,有窗戶就立即打開窗戶,等待救援。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安和分隊隊員張聖舟建議,找一間有對外窗戶的房間,關上門後找布或衣服把底下的門縫塞住,能夠抵擋濃煙多久,就代表你能延長待救到消防員來多久,並且要對窗外求救,讓外面的人知道有人在裡面待救及你的位置。
**Q2:如果外面濃煙密布,躲浴室、廁所有水,比較安全?**
很多浴室、廁所沒有對外窗,沒辦法呼救求援和逃生,而且大部分浴室門是塑膠做的,遇高溫很容易熔化,再加上通常門上會有通風百葉窗,濃煙可能因此竄進來,因此躲在浴室沒辦法有效隔絕濃煙。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秘書室主任黃依慧說,浴室排水孔連接下水道,並沒有很多新鮮空氣,躲浴室不見得生存機率比較高。
**Q3:如果樓梯間沒看到濃煙,應該往下跑還是往上逃?**
正確火場逃生只能往下跑或是躲回原樓層的房間,沒有往上逃生的選項。由於煙霧上升速度相當快,1秒可以上升3~5公尺,而人平均往上速度1秒只有約0.5公尺,所以人往上跑是跑不贏煙的,因此火場逃生原則是往下逃生。
張聖舟表示,濃煙都是向上蓄積,時間愈久上層的煙只會愈來愈濃,溫度只會愈來愈高。
**Q4: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摀住口鼻嗎?**
濃煙是火場的頭號殺手,因此不應嘗試穿越濃煙逃生,過去常聽到用濕毛巾摀口鼻就能穿越濃煙逃生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致命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張聖舟強調,「濕毛巾掩口鼻」是常見迷思,就算只花30秒、1分鐘找水,火勢蔓延迅速,花時間找水只會拖累逃生速度,而且濕毛巾掩口鼻還是會吸入濃煙。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消防員蔡宗翰也指出,有毒氣體和氧氣都是氣體,如果濕毛巾可以擋住有毒氣體,同時也擋住氧氣,讓你無法呼吸、窒息而死,而且濕毛巾遇熱產生的水蒸氣一旦吸入呼吸道,恐會造成嚴重灼傷。
另外,火場逃生避難時,一定要謹記「隨手關門」的觀念。逃離起火處及家裡時,應隨手關起房門及大門,防止火勢和煙霧擴散,以利其他房間或樓層的人可以順利逃生避難。
**遇上火災怎麼辦? 參考求生避難SOP**
1. **開門,往1樓向外逃生**
火場逃生最佳策略就是離開建築物,而離開建築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往1樓向外逃生,人往上跑是跑不贏煙的,因此火場逃生原則為往下逃生。
2. **到樓梯間沒有看到煙霧,就可繼續往下、往外逃生**
確認樓梯裡沒有任何煙霧後,才可以選擇走樓梯往下往外逃生,選擇走有防火門的安全梯逃生是最佳選擇(因為關上防火門可阻絕火勢及煙霧擴散,形成安全的逃生環境)。
3. **平時應規劃2個方向逃生路線**
當主要逃生出口沒辦法往下往外逃生時,要找第2逃生出口往下往外逃生;如果第2逃生出口也被擋住,就應改往相對安全的空間關門避難,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可往火、煙、熱的反方向尋找相對安全空間,像是離火、煙、熱最遠的陽台或房間,且房門必須是可以緊閉關上的木門,不是無法阻絕高溫和煙霧的塑膠門或玻璃門,讓自己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內避難,並撥打119求援,記得詳細告知119所在位置,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生活保健,生活防毒,迷思破解"
"火災求生:破解濕毛巾、躲浴室迷思,4大關鍵保命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