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的原因?解析原發性與投射性耳痛,教你如何分辨與舒緩
耳朵痛的原因可分為兩種:原發性耳痛(源自耳部病變)和投射性耳痛(由耳部附近組織病變引起)。
原發性耳痛常見原因:
- 外耳道發炎: 常因摳挖耳朵造成傷口。
- 中耳炎: 幼兒好發,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嚴重可能導致耳膜穿孔、聽障等。
- 耳帶狀皰疹: 可能造成顏面神經受損。
- 黴菌感染: 耳朵進水、過度清潔、分泌物堆積易引起。
投射性耳痛常見原因:
其他可能造成耳朵痛的原因:
- 外耳感染
- 耳道阻塞(髒水、耳垢、異物等)
- 急遽壓力變化(潛水、搭飛機)
- 錯誤使用掏耳棒
- 耳膜破裂
- 顳顎關節症候群
- 戴耳罩式耳機壓迫耳蝸
- 蛀牙
- 三叉神經痛
- 鼻竇炎等周邊空腔感染
- 扁桃腺發炎或潰爛
- 癌症,如扁桃腺癌、口咽癌
轉移痛:
某些耳朵痛是因其他部位的問題影響耳朵附近的神經,造成錯覺。可能原因包含:
- 咬合關節(顳頜關節)問題: 按壓耳朵前方會疼痛。
- 扁桃腺發炎、扁桃腺周圍膿瘍、深頸部感染: 這些感染可能影響耳朵附近感覺神經。
- 上呼吸消化道癌症: 某些癌症(如口咽癌、下咽癌)可能以耳朵痛表現,特別是抽菸、喝酒、吃檳榔或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者。
如何分辨中耳炎與口咽癌?
- 合併症: 中耳炎有耳朵相關症狀,口咽癌則無。
- 有沒有硬塊: 口咽癌可能出現硬塊,可檢查口腔或觸摸頸部。
- 治療的痊癒時間: 口咽癌並非感染,吃藥無效。若耳朵疼痛持續1、2個月未改善,要當心。
不同位置的耳朵痛可能代表的問題:
- 耳朵單側痛: 常見於中耳炎。
- 耳朵後面痛: 可能與長期緊張疲勞、頭部血管痙攣等有關。
- 臉頰靠近耳朵痛: 可能為顳顎關節發炎。
耳朵痛如何舒緩和預防?
- 及時檢查清理耳朵。
- 治療期間避免碰、挖、清理耳朵。
- 保持耳朵清潔乾燥,洗澡時戴耳塞。
- 游泳後用溫鹽水沖洗鼻子。
- 避免長時間聽刺耳聲音、戴耳機。
- 防止用力過猛損傷耳朵黏膜。
- 耳洞建議只打在耳垂上。
- 耳朵痛時可熱敷,按壓聽宮穴、合谷穴、翳風穴、外關穴等穴道。
"醫療,常見疾病"
"耳朵痛的原因?解析與舒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