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不喜歡吵鬧,連餐廳裡客人多一些就會哭。」「衣服的標籤沒剪乾淨,就算只有一點線頭,女兒也不願意穿。」感官敏銳、挑食,常被別人眼中的一點小事驚嚇……你的孩子也有這些表現嗎?有這些特質的孩子,可能是「高敏感兒童」。
「高敏感兒童」被用來形容感官敏感、情緒反應大,因小事哭不停等特質的孩子,「高度敏感型(HSP)」是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 Aron)博士在1996年所提出的概念,她認為高敏感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之一,根據艾融博士的研究,她認為全球大概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有高敏感特質,並非少數。然而,相較於自閉症等特殊兒的早療評估在臨床上已經有嚴格的標準;高敏感特質則是心理學理論的一種,並沒有嚴謹的鑑定標準。
3分鐘問卷 看出孩子的高敏感特質
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高敏感寶寶?艾融博士透過數千份具有信效度的問卷,歸納出高敏感型的人格特質,並且透過訪談許多家長和兒童,設計出一份針對高敏感兒童的問卷如下,一共有23個選項:
解析: 勾選13個以上,孩子大概就高敏感兒童。只勾選1-2項,但是這1-2項特質極為強烈,仍可能是高度敏感的孩子。
艾融博士解釋,這份問卷並不是為了幫孩子分類或貼標籤,目的是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平常有這麼多的敏感和不適,表示孩子情緒暴走,或是有特別的堅持時,並不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調,需要家長對孩子多一點理解。
高敏感型的4種特徵
在艾融博士的研究中,歸納出高敏感型具有四種特徵:
感官容易受到過度刺激
高敏感孩子的感官接受外界刺激的強度和廣度,要比一般人來得多,因此高敏的孩子若處在一個充滿刺激的場合中,像是生日派對、喝喜酒等,大量的聲音、色彩、嗅覺和觸覺的感受一次湧上,可能讓高敏感的孩子無法消化,甚至一下「當機」,無法做出任何反應或嚎啕大哭。也因為感受多且廣,孩子會比較容易疲累。
情緒反應大、同理心強
因為對外在刺激敏銳,情緒的反應也比較強,而且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比如在遊戲場看到其他孩子跌倒了在哭,高敏的孩子會感同身受,甚至跟著一起哭。
能察覺細微的改變
爸媽換髮型、同學穿了新衣,家裡的擺設改變或公園裡的花開了,這些熟悉的日常小事不同時,高敏感的孩子通常能第一時間察覺。
能深度處理資訊
透過研究高敏感族接受刺激的反應時,觀察高敏感族群腦部活動情形,發現高敏感型的人會觀察圖片上更多細節、大腦運作更活躍,意指能更深度處理資訊。這點在高敏感的兒童身上,會發現有些孩子比較「早慧」,比同齡孩子更早理解抽象的概念,甚至能跟大人談論夢想、人生意義等話題,所用的詞彙也比較艱澀。
雖然艾融博士歸納出4個特徵,但每個高敏感孩子的狀況不同,國北教大心諮系助理教授謝政廷認為,可以把問卷結果和對於高敏感4個特徵的描述,當作一把「鑰匙」,去開啟孩子說不出口的困難和挑戰,「打開那扇門後,每個孩子內在房間的風景都不同,家長不要去判斷優劣,可以用欣賞、好奇的角度看看孩子先天的特質。」用這樣的觀點去看高敏感孩子,家長比較能脫離「孩子好難搞」的負面想法。
艾融博士強調,孩子是否為高敏感並不重要,重點是孩子的人格特質如何被評價,這也是她提出「高敏感」觀點的原因,想要撕掉這些常常被視為「愛找麻煩」孩子身上的標籤,讓成年人能夠看到這些孩子在強烈情緒、對環境高敏等行為之下的特質,給予孩子需要的回應和接納。
"人物,心靈,身心精神"
"你的孩子是高敏感兒嗎?了解高敏感兒童的特質與教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