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頻繁?不只影響睡眠,還可能增加死亡風險!醫師教你改善
58歲的陳伯伯近幾個月深受夜尿困擾,晚上頻繁起床5、6次,小便滴滴答答,難以再次入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白天雖有尿急、頻尿,但不如晚上嚴重,因此求助泌尿科。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檢查發現,陳伯伯有攝護腺肥大和輕微膀胱退化問題。進一步了解,發現他睡前習慣喝水,平常以茶代水,偏好重鹹、辛辣食物。除了藥物治療攝護腺肥大外,醫師也建議他改善飲食,減少茶量,睡前抬腿,睡前2~4小時避免飲水,並增加運動。經過多管齊下的治療與調整,陳伯伯的夜尿情況顯著改善,甚至能一覺到天明。

夜尿不只影響睡眠,還增加死亡風險。呂謹亨醫師指出,不論男女,「夜尿」是普遍卻易被忽略的泌尿科疾病。統計顯示,約70%的70歲以上長者有夜尿困擾,但許多人認為是老化現象而不以為意。
事實上,夜尿不僅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導致老年人夜間跌倒,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日本研究發現,夜尿超過3次,死亡風險增加兩倍,且與起床次數呈正相關。長輩半夜起床,尤其在冬天溫差大時,可能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出血,摸黑上廁所也易跌倒骨折,夜尿者骨折機率是正常人的1.7倍。

夜尿的成因因人而異。正常情況下,人體在睡眠時會產生抗利尿激素,使尿液濃縮,減少小便量。當熟睡時,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無法濃縮尿液,就可能產生夜尿。
男女夜尿原因也不同。男性夜尿多於女性,女性又分年輕女性和年長女性。年輕女性夜尿常見原因包括膀胱過動症、間質性膀胱炎;更年期後女性則常因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糖尿病、荷爾蒙分泌減少、身體老化導致夜尿。男性則需考慮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
以下6大生活作息調整,有助於改善輕微的夜尿:
- 睡前先解尿:養成睡前排空尿液的習慣。
- 夜間避免刺激物:睡前4小時內減少攝取酒精、茶、咖啡、含糖飲料、碳酸飲料等,避免重口味、辛辣食物及含糖過多的水果,口渴時可用漱口代替喝水。
- 改善睡眠:改善睡眠環境,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減少藍光刺激,維持生理時鐘平衡。
- 傍晚抬腿、運動:透過高抬腿、深蹲等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夜尿頻尿。
- 穿彈性襪:起床到傍晚穿著彈性襪,輔助增強雙腿血液回流心臟,減少水分在夜晚平躺時流回心臟。
- 治療心臟疾病:治療心臟肥大或其他心臟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等慢性疾病。
若夜尿頻繁情況嚴重,應就醫檢查,搭配藥物或手術治療。目前已有口服抗利尿激素藥物,可有效改善夜間多尿症狀。美國研究顯示,服用抗利尿激素藥物可減少高達5成以上的夜間多尿次數,增加2小時以上的連續睡眠時間。建議有夜尿困擾者盡快就醫,接受治療並配合生活習慣調整,解決夜尿問題。
"熟齡,常見疾病,生活保健"
"夜尿頻繁怎麼辦?醫師教你改善,擺脫夜間頻尿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