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潰瘍,俗稱「嘴破」,是一種常見且令人煩惱的小毛病。它通常發生在口腔黏膜上,包括頰、舌、口腔底或牙齦等部位。嘴破的症狀包括微小但劇烈的疼痛,通常在1至2週內會自行痊癒。然而,如果反覆發作,可能暗示著健康問題。
中醫認為,嘴破的成因多樣,包括外傷、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免疫功能等多重因素。以下是不同體質的口瘡症狀及解決方法:
實火體質:
- 原因:過度攝取刺激性食物,如烤、炸、辣等,或服用燥熱補品。
- 症狀:口乾舌燥、口臭、便秘、睡眠不佳、長膿疱、小便顏色黃,口瘡處非常疼痛。
- 解決方法:改善飲食習慣、調整作息,喝清涼退火的青草茶或椰子汁。
虛火體質:
- 原因:熬夜、壓力大等引起,青草茶效果不佳。
- 症狀:除口瘡外,伴隨胸悶、心煩、口乾但不想喝水、手腳掌心發熱。
- 解決方法:使用清熱解毒藥物,加上養陰藥物,如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
純虛症體質:
- 原因:脾胃消化功能差,或虛火體質長期未處理。
- 症狀:口瘡顏色淡、疼痛輕微,反覆發作且癒合緩慢,伴隨疲倦、腹瀉、食慾差。
- 解決方法:以補脾胃及補氣為主,如黃耆、西洋參、炙甘草。
此外,根據不同部位的口瘡,中醫會結合體質判斷用藥方式。例如,舌頭上的潰瘍屬於「心」系統,主要掌管精神、思維及神經系統,因此用藥會加強調補心及脾胃功能的藥物。而發生在舌底及嘴唇外側的潰瘍則多與脾胃有關,但也可能因肝系統出問題,例如情緒過多、容易操煩小事,此時會使用黃芩、山梔、牡丹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