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瘀青,那些令人不安的紫藍色斑點,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在我們的皮膚上。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他們的血管通常比較脆弱。但你知道嗎?飲食和藥物也可能與瘀青有關。
1. 服用某些止痛藥、抗凝血藥或植物萃取物
阿斯匹靈和布洛芬:這些常用的消炎止痛藥會影響凝血功能。當心肌梗塞、腦梗塞等血栓問題出現時,醫生通常會開華法林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栓性栓塞症的發生機率。然而,這些抗凝血藥物一旦受傷,就會使出血不易停止。
食物:大蒜、薑、銀杏、人參、納豆等食物也具有抗凝血的作用。雖然單獨食用這些食物的抗凝血效果不會太明顯,但營養補充品(如大蒜精、銀杏膠囊、納豆激酶)因濃度較高,對人體產生明顯影響。此外,魚油和維他命E等營養補充品也具有類似功效。
交互作用:趙強提到一位高齡病患,因為吃了親戚從日本帶回來的納豆激酶,只是輕微撞到腿,就出現了大片瘀青。原來他已經在服用華法林,再加上具有預防血栓功能的納豆激酶,兩者交互作用,讓凝血因子更不利運作。
因此,購買和服用營養補充品前,最好先評估自己的用藥和飲食習慣,避免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否則可能不僅無效,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 缺乏維生素C與K、蛋白質
維生素C:改善心血管系統,有助於維持血管壁的健康和彈性。
維生素K:具有抗發炎、促進凝血的效果。缺乏這兩類維生素可能使得瘀青不易復原。建議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如芭樂、柑橘類水果、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豌豆)。
蛋白質:血管是由平滑肌構成,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修復。適度增加食用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