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根生長在地底下的綠色寶藏,不僅味美,而且營養豐富。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大量食用竹筍。讓我們一起探討竹筍的重要性、各種類型以及適合食用的人群。
竹筍的重要性
高纖維、低熱量:每100克的竹筍含有1.7克膳食纖維,僅有22大卡的熱量。相較於同等份量的高麗菜,竹筍的膳食纖維多出50%,但熱量卻只有4分之1¹。
礦物質和維生素:竹筍富含鉀、鎂、鋅、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¹。
適合食用竹筍的人群
腸道疾病患者: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慢性腸炎、食道靜脈曲張等疾病的人應少吃竹筍。其豐富的粗纖維可能導致腹瀉和腸胃絞痛¹。
腎功能不全者:竹筍的鉀離子含量較高,建議每餐不要超過100克,以避免過量攝取¹。
高血壓患者:部分醃製的竹筍加工品(如酸筍絲、酸筍片)的鈉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應節制食用量¹。
脾胃虛弱、手腳容易冰冷者:包括產後婦女、月經期間的女性、體質寒涼的女性以及老人,都不宜多食竹筍¹。
服用補益類中藥期間:正在服用人參、黨參、黃耆、白朮、當歸、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中藥的人應避免同時食用竹筍、蘿蔔、空心菜等偏寒涼的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此類中藥的人體質較虛弱,平時也不宜過量食用¹。
容易筋骨痠痛或扭挫傷、骨折後正在復原的病人:食用竹筍可能拖延復原時間或使痠痛症狀反覆發作¹。
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竹筍屬於「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