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悶熱潮濕的天氣,尤其容易影響皮膚健康,特別是足部。整日被鞋襪包裹,腳汗和高溫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容易引發足癬、灰趾甲等疾病。讓我們一次破解香港腳的11個迷思,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常見的觀念。
1. 夏天才容易得香港腳?
- 夏天確實容易引發香港腳,但並非絕對。足部環境和皮膚保護力才是關鍵。足部有4000多種菌,相互制衡,但如果環境改變,某一種菌好生存,就會引發疾病。因此,不論何時,只要環境和皮膚保護力不佳,都容易罹患香港腳。
2. 香港腳一定會癢?
- 香港腳不一定會癢,癢也不一定是香港腳。癢是發炎的表現,很多足部疾病會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癢是主觀感受,不能以癢來判定是否是足癬。
3. 天生會流腳汗的人,得香港腳的機率比較高?
- 是的。容易流腳汗的人可以穿棉襪或治療腳汗,如使用鋁鹽類的止汗劑、打肉毒桿菌或手術。
4. 把腳悶住容易香港腳,所以不穿襪子,穿涼鞋最好?
- 錯!應該穿棉襪。襪子可以吸收足部汗水,每天清洗,但鞋子不會每天洗。不穿襪子,腳汗會流在鞋子內,助長黴菌滋生。夏天容易有午後雷陣雨,穿拖鞋、涼鞋舒適,但回家要洗腳、刷洗鞋子曬乾。
5. 誤穿香港腳患者的拖鞋或鞋子,一定會得香港腳?
- 不會,但會增加風險。足癬需要一定的黴菌量和接觸時間才會發作。預防香港腳,除了保持乾燥和通風,每天不要穿同一雙鞋,到室內換穿拖鞋或涼鞋外,也要注意避免接觸他人的鞋子。
6. 香港腳不治療沒關係?
- 香港腳不治療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不治療黴菌就繼續增生,容易造成皮膚傷害,甚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