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許多人為了能夠一夜好眠,選擇服用安眠藥。但你知道嗎?安眠藥並不是萬靈丹,不僅有成癮性,還可能引起夢遊等危險的副作用。本文將介紹安眠藥的種類、優缺點,以及如何避免夢遊的風險,並提供一些非藥物的助眠方法,讓你能夠安心入睡。
安眠藥的種類和優缺點
安眠藥的種類很多,根據作用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短效型、中效型和長效型。短效型的安眠藥,如史蒂諾斯(STILNOX)、索眠寧(Sonata)等,主要是幫助人們入睡,藥效通常在1~2小時內消退。中效型的安眠藥,如安立通(Restoril)、羅拉西泮(Lorazepam)等,可以維持睡眠品質,藥效約在4~6小時。長效型的安眠藥,如安定(Valium)、氯硝西泮(Clonazepam)等,可以延長睡眠時間,藥效可達8小時以上。
不同種類的安眠藥,有不同的優缺點。短效型的安眠藥,優點是速效,可以快速讓人睡著,而且不容易造成白天嗜睡。缺點是容易產生成癮和戒斷症狀,而且可能引起夢遊、夢駕等複雜性睡眠行為,尤其是在服用後沒有立刻睡覺,或在生理時鐘還沒到睡覺的時候服用的情況下。中效型的安眠藥,優點是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夜間驚醒。缺點是可能影響記憶力,而且也有成癮和戒斷的風險。長效型的安眠藥,優點是可以延長睡眠時間,適合有早醒問題的人。缺點是可能造成白天嗜睡、反應遲鈍,而且成癮和戒斷的風險最高。
如何避免夢遊的風險
夢遊是一種在深睡期發生的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中起床走動、說話或做出其他動作,但醒來後完全不記得。夢遊的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壓力、疾病、藥物等因素有關。根據統計,約有10~15%的人在童年有過夢遊經驗,成年後則降低到0.5%。服用安眠藥是夢遊的一個常見誘因,尤其是含有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和eszopiclone等成分的短效型安眠藥,如史蒂諾斯等。
為了避免夢遊的風險,食藥署已經下令禁止醫師開這類安眠藥給曾經發生夢遊等行為的患者,並要求在說明書上加註警語。如果你正在服用這類安眠藥,或有夢遊的症狀,你應該:
- 告訴醫生你的病史和藥物使用情況,並詢問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或換藥。
- 遵循醫生的指示,不要自行增減用量或停藥,以免出現戒斷症狀。
- 在服用安眠藥後,立刻上床睡覺,不要做其他事情,如看電視、玩手機、吃東西等。
- 在睡前將門窗上鎖,將危險物品收好,避免夢遊時發生意外。
- 請同住的人幫忙留意你的睡眠狀態,如果發現你夢遊,不要驚醒你,而是溫柔地引導你回床。
- 如果發現自己夢遊,不要慌張,通常情況可以自行改善,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幫助。
非藥物的助眠方法
除了服用安眠藥外,還有一些非藥物的助眠方法,可以幫助你改善失眠的問題,例如:
- 調整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晚上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避免白天過度小睡,適當運動,但不要在睡前運動。
- 改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舒適、溫暖、黑暗,避免有光源或噪音的干擾,使用舒適的床墊、枕頭和被子。
- 放鬆身心,避免睡前思考煩惱的事情,可以聽聽輕音樂、做做瑜伽、冥想或深呼吸,或是泡個熱水澡,幫助放鬆肌肉和神經。
- 使用一些自然的助眠方法,如飲用牛奶、蜂蜜、薰衣草茶等,或是使用一些草本的助眠藥,如洋甘菊、酸櫻桃、鈣鎂等,這些都有助於促進睡眠賀爾蒙的分泌。
- 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失眠持續
如果失眠持續超過一個月,並且嚴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你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有些失眠可能是由其他精神或身體疾病所引起,如憂鬱症、焦慮症、氣喘、心臟病等,這些疾病需要先治療,才能改善失眠的狀況。此外,你也可以試試一些非藥物的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CBT)、放鬆訓練、睡眠衛生教育等,這些治療可以幫助你改變不良的睡眠習慣和思維模式,增加你對睡眠的信心和控制感,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結語
安眠藥並不是解決失眠的唯一方法,也不是長期的方法。安眠藥有可能造成成癮、戒斷和夢遊等副作用,對你的身心健康有害。在服用安眠藥之前,你應該先評估自己的睡眠狀況和需求,並與醫生討論最適合你的助眠方式。除了安眠藥外,你也可以嘗試一些非藥物的助眠方法,如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睡眠環境、放鬆身心、使用自然的助眠方法、尋求專業的幫助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讓你能夠安心入睡,享受美好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