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瘡,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卻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當你發現痔瘡時,是否該等待它自行痊癒,或是尋求治療呢?讓我們深入探討痔瘡的不同治療方式,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痔瘡的分級
首先,讓我們了解痔瘡的分級。痔瘡分為四個等級,包括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不同等級的痔瘡適合不同的治療方法。
橡皮筋結紮法(適用於1、2級的內痔)
- 優點:方便、在門診即可完成,可以馬上止血,疼痛度較低。
- 缺點:健保只給付1顆,若有多顆痔瘡,其他則需自費或分次進行。如果痔瘡大於1公分,效果就會有限。萎縮脫落後會有傷口,慢性病人免疫力不佳時容易感染。
環狀切除(適用於2、3級的內痔、外痔)
- 優點:疼痛感比傳統切除低,回復期較短。
- 缺點:需自費,外痔大於2公分不適合,復發率較傳統切除高一些。
傳統切除(適用於3級以上的內痔、外痔)
- 優點:復發率最低。
- 缺點:手術後疼痛感較高,在恢復前,如廁不方便,需要2~3週。
微創手術(適用於1、2級的內痔、外痔)
- 優點:傷口小,恢復快。
- 缺點:復發率較高,需自費。
此外,以往的硬化療法和紅外線熱凝術已較少使用,因為藥物治療已能有效止血,而紅外線熱凝術並無特殊效果²⁵。
總之,如果你發現有痔瘡,不要等待,請尋求醫生的建議,選擇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以改善生活品質並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