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腸癌,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做起!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世界衛生組織已指出,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可能導致大腸癌,風險與香菸、酒精同列最高等級。營養師李錦秋表示,台灣腸癌患者年齡層下降,與飲食多紅肉、油炸、燒烤及黑心食品有關。

預防大腸癌,可以從以下5個生活習慣著手:
- 多吃新鮮蔬果: 足夠的膳食纖維能減少腸內致癌因子,改變腸道菌叢生態,降低腸壁細胞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
- 少吃燒烤與油炸的肉類: 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是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尤其是高溫燒烤的紅肉以及加工肉品。
- 維持理想體重: 研究顯示,肥胖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是體位正常者的1.5倍,因此減重很重要。
- 規律運動: 運動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成人每週應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

- 足夠的鈣質攝取: 大腸內的膽酸、游離脂肪酸會刺激大腸上皮細胞過度增生,引發大腸直腸癌。鈣質可與膽酸、游離脂肪酸結合,減少不良影響,降低風險。
- 戒菸: 菸草中含有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至少有60種已知的致癌物。抽菸不僅是肺癌危險因子,也與大腸直腸癌等癌症相關。
"癌症,健康飲食,生活保健,大腸癌,癌療飲食,健康食物"
"飲食與生活習慣:預防大腸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