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傳春:台灣抗疫女俠,無疫不與
每當病毒傳染病在台灣大流行時,如麻疹、高雄登革熱、SARS、H1N1,到新冠病毒全球流行,均可見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金傳春穿梭流行地區、積極防疫的身影。成大公衛所特聘教授陳美霞形容,金傳春是「無疫不與」,稱許她與何美鄉是台灣2位重要的抗疫女俠。

嚮往公共衛生為大眾健康謀福
金傳春出生於香港,父母親原住在杭州市,因國共內戰而遷離,2歲來台,大學時期就讀台大園藝系,在2年級時讀到《Microbial World》一書,對微生物甚感興趣,因而轉到農業化學系。
畢業後,金傳春懷抱著對微生物學的熱忱,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微生物所攻讀碩士,專注於分子病毒學,經常做實驗至深夜,那時得知公共衛生微生物學與控制傳染病有關,讓她非常有興趣。雖然再花2年就可獲得博士學位,但她想解決有關「人」的問題,碩士畢業後參與德國麻疹疫苗備製,隨後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習醫用病毒學。
投入疫苗政策與疫病流行防治的研究
金傳春早期的研究,多是從流行病學串連公衛政策,後期則較重視改進偵測系統,以及整合流行病學、病毒或免疫學,來探究致病與嚴重流行的機轉。
如今,新冠變種病毒也是靠傳播快速,造成嚴重疫情,從研究可知,若有疫苗不足的情況,應優先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施打疫苗,才能更有效防控疫情,這些研究與啟示彰顯傳染流行病學研究可預防未來其他病毒的流行。

金傳春指出,若要預防現今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必須減少群聚,因此在去年媽祖遶境台灣之前,她特別上公視節目,呼籲媽祖遶境日延期,希望能避免群聚而造成更嚴重的疫情。
金傳春也和中研院詹大千共同研發「防疫先鋒」庶民偵測系統,在臉書推動大眾防疫教育。當新冠疫情從萬華延燒到新北和其他縣市,建議趕快運用症候群偵測系統,以及由詹大千在台北市及高雄市建立的基層院所「疾病偵測系統」資料,以協助快篩機動隊防堵病毒,快速提升防疫實效。
對於未來公衛學子的期許
金傳春期許公衛系同學,應藉由新冠病毒的疫情觀察各國如何解決問題,並擁有紮實的基礎科學訓練,例如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及化學等學識基礎,才能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便是後來進入公衛領域的社會科學本科生也是如此,才會更熟悉醫學的思維而不感到害怕。
"人物,新冠肺炎,健康新知"
"金傳春:台灣抗疫先鋒,無疫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