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腫是指體內的水分無法正常排出,而積聚在組織間的現象,常見於下肢、手臂、臉部等部位。水腫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是身體健康的警訊,因此不能忽視。本文將介紹水腫的成因、分級和對策,希望能幫助您預防和改善水腫的問題。
水腫的成因
水腫的成因可以分為全身性和局部性兩種,全身性水腫通常涉及到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礙,可能暗藏嚴重的疾病,如心臟衰竭、肝硬化、腎病等。局部性水腫則多是因為靜脈回流不佳、淋巴阻塞、荷爾蒙失調、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等原因造成,通常只影響某一部位,如腿部、手臂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水腫成因:
- 心臟衰竭: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導致水分滯留在下肢、肝臟或肺部,形成水腫。心臟衰竭的水腫通常會伴隨呼吸困難、心悸、胸痛等症狀,需要立即就醫。
- 肝硬化:肝臟受損,無法正常製造白蛋白和其他蛋白質,使得血管內的滲透壓降低,水分容易滲出到組織間,造成下肢和腹部的水腫。肝硬化的水腫通常會伴隨黃疸、蜘蛛痣、腹水等症狀,需要長期治療。
- 腎病:腎臟功能受損,無法正常排除體內的水分和廢物,造成水分和鈉離子在體內積聚,形成水腫。腎病的水腫通常會伴隨蛋白尿、高血壓、貧血等症狀,需要控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取,並服用利尿劑或其他藥物。
- 靜脈曲張:靜脈的瓣膜功能減退,使得血液無法順利回流,造成血液在下肢積聚,形成水腫。靜脈曲張的水腫通常會伴隨腿部疼痛、腫脹、青紫等症狀,需要穿著彈性襪或進行手術治療。
- 淋巴水腫:淋巴系統受到外傷、燒傷、放療、手術、腫瘤或感染等影響,使得淋巴液無法順暢流動,造成水分在組織間積聚,形成水腫。淋巴水腫通常會伴隨皮膚變硬、變厚、水泡、龜裂等症狀,需要進行淋巴引流或其他治療。
- 荷爾蒙:有些女性會因為月經週期、避孕藥、排卵藥物等影響荷爾蒙的分泌,造成水分在體內滯留,形成水腫。荷爾蒙的水腫通常會隨著週期變化而消退,不需要特別治療,但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來緩解。
- 營養不良:飲食長期缺乏蛋白質,使得血管內的滲透壓降低,水分容易流到四肢末梢,形成水腫。營養不良的水腫通常會伴隨消瘦、虛弱、貧血等症狀,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
- 藥物:部分降血壓藥物、消炎止痛劑、類固醇藥物或荷爾蒙藥物等,都可能會影響水分的代謝,造成水腫。藥物的水腫通常會隨著停藥而消退,但不建議自行停藥,需要諮詢醫師的意見,並避免亂吃利尿劑或減肥藥物。
- 體質性水腫:有些人沒有任何病變,但還是容易出現水腫,這可能是體質的問題,好發於女性。體質性水腫的特徵是水腫多出現在下午或晚上,早晚體重相差1公斤以上,需要在排除其他原因後才能確診。
水腫的分級
水腫的程度可以用按壓皮膚的方法來評估,一般分為四級:
輕微水腫:皮膚按壓後下陷2毫米且立刻回彈,屬於輕微水腫,可能是因為久坐不動、天氣熱、生理期等因素造成,不需要太擔心,多喝水、多運動、少吃鹽就可以改善。
中度水腫:皮膚按壓後下陷4毫米,數秒內回彈,屬於中度水腫,可能是因為藥物、荷爾蒙、營養不良等因素造成,需要注意身體的變化,並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
嚴重水腫:皮膚按壓後下陷6毫米,約10~12秒才回彈,屬於嚴重水腫,可能是因為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的病變造成,需要盡快就醫檢查,並服用醫師開立的利尿劑或其他藥物。
超嚴重水腫:皮膚按壓後下陷8毫米,下陷持續超過20秒,屬於超嚴重水腫,可能是因為淋巴水腫的最後階段,也稱為「象皮病」,此時淋巴管道幾乎完全阻塞,造成患肢嚴重腫大,需要進行手術或其他治療。
淋巴水腫的分級則是以雙手的手圍(手腕最瘦處一圈)的長度判斷,一般分為四級:
- 第一級:輕微的水腫,淋巴水腫主要影響遠端的部分,如:前臂和手掌,兩手手圍相差一般小於4公分。
- 第二級:中度的水腫,淋巴水腫影響整隻手,兩手手圍相差4~6公分,用手指按壓皮膚會凹陷,有時會產生皮膚炎、淋巴管炎等併發症。
- 第三級:重度的水腫,兩手手圍相差大於6公分,皮膚會產生變化,如:角質化而變硬、變厚,產生水泡、龜裂等。
- 第四級:巨大的水腫情況,又稱「象皮病」,因為淋巴管道幾乎完全阻塞,造成患肢嚴重腫大像大象的腿一般。
水腫的對策
水腫的對策要視其成因而定,如果是全身性水腫,則需要針對器官的病變進行治療,並服用醫師開立的利尿劑或其他藥物,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如果是局部性水腫,則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及運動和按摩等方式來改善。以下是一些預防和改善水腫的建議:
- 多喝水:雖然水腫是水分積聚的結果,但並不代表少喝水就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身體啟動存水機制,使水分更難排出。多喝水可以幫助身體的代謝,促進水分的排除,建議每天至少喝八杯水,並避免喝含糖、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因為這些都會增加水分的滯留。
- 少吃鹽:鹽巴中的鈉離子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造成水腫,因此要減少鹽分的攝取,建議每天的鈉攝取量不要超過2000毫克,並避免吃過鹹、油炸、罐頭或加工食品,因為這些都含有高量的鈉。
- 多吃利尿食物:有些食物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如西瓜、冬瓜、綠豆、紅豆、薏仁、茯苓、四神湯等,可以煮湯或做成飲料來喝,但不要加糖,以免增加熱量。另外,也可以多吃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蔬菜等,因為鉀離子可以幫助排除鈉離子,減少水分的滯留。
- 適度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水分的排出,對於改善水腫非常有效,尤其是下肢水腫,可以透過走路、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運動來刺激下肢的靜脈回流,減少水分的積聚。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並避免久坐不動或站立過久,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 按摩穴道:按摩穴道也可以幫助水分的排出,尤其是淋巴水腫,可以透過淋巴引流的方式來刺激淋巴液的流動,減少水分的積聚。可以按壓以下六個穴道,每個穴道按壓3~5分鐘,每天重複2~3次,可以緩解水腫問題:
- 太溪穴:位於腳背內側,第一和第二趾骨之間的凹陷處,按壓此穴可以利尿,對於腎臟水腫有幫助。
-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膝蓋內側骨頭下方四指寬的地方,按壓此穴可以利水,對於心臟水腫有幫助。
- 曲泉穴:位於腳內踝上方一指寬的地方,按壓此穴可以利水,對於肝臟水腫有幫助。
-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外側骨頭下方四指寬的地方,按壓此穴可以健脾利水,對於營養不良水腫有幫助。
- 委中穴:位於手腕內側,手掌邊緣與手臂相連的地方,按壓此穴可以利水,對於荷爾蒙水腫有幫助。
- 陽池穴:位於手腕外側,手掌邊緣與手臂相連的地方,按壓此穴可以利水,對於淋巴水腫有幫助。
以上是一些預防和改善水腫的方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的水腫持續不退或伴隨其他不適的症狀,建議您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