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避孕藥:原理、副作用、服用時間與注意事項
新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毅評指出,事後避孕藥的原理是透過額外補充高濃度黃體素,使大腦誤以為身體已受孕,進而抑制或延遲排卵。高濃度黃體素也會使子宮頸黏液變得黏稠,阻礙精子前進,降低卵子受精機率。但若已排卵,事後避孕藥的失敗率將大幅提高;若已懷孕,服用事後避孕藥則無效,且不具墮胎功效。
事後避孕藥可提供當次性行為約80~90%的保護力,但服藥後若再有性行為,避孕效果將變得不可靠。為免經期紊亂,食藥署警示,1個月內不可使用事後避孕藥超過1次。李毅評醫師也建議,1年內應以3次為限。
事後避孕藥副作用
事後避孕藥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噁心、嘔吐、不正常出血、乳房疼痛、腹脹、腹痛、頭昏、頭痛、疲勞等。雖然無法事先預防,但通常無需特別治療,且並非每個人都會感到不適。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提醒,若異常出血超過7天,且下腹持續疼痛,仍應就醫檢查。
事後避孕藥成分與服用時間
事後避孕藥分為兩代:
常見品牌:
- 第一代單一劑量(Levonorgestrel 1.5mg)
- 愛后定錠(Escapelle)
- 后安錠(NorLevo)
- 安立婷(Anlitin)
- 姙止膜衣錠(PGSTOP F.C.)
- 后保寧(Levostrel)
- 莉潔婷錠(Ligetan Tablets)
- 韻婷錠(Tinpreg Tablets)
- 第一代兩錠裝(Levonorgestrel 0.75mg兩錠)
- 后保寧(Levostrel)
- 后定諾(Postrnor-2)
- 愉婷錠(Safe Plan Tablet)
- 芷韻錠(LNG Tablets)
- 第二代事後避孕藥(Ulipristal acetate 30mg):
李毅評醫師表示,女性普遍沒有準確找出排卵日的習慣,所以服用事後避孕藥的黃金時間是性行為後72小時以內,尤其是24小時內服用的避孕成功率高達95%,但若延至24~48小時內服用,成功率就會降至75~85%。
事後避孕藥對月經的影響
通常用藥後2~7天月經就會來潮,但也可能照原本時間正常來潮,或者遲遲不來。一旦服藥後月經週期改變,下一次的月經日期也會跟著變動。瑪莉安婦產科舉例說明,假設上一次月經是10月2日來潮,10月15日使用事後避孕藥,10月17日出血,那麼下次的月經應為11月17日左右。
短期用藥過後身體會恢復正常排卵,沒有造成不孕的疑慮,但長期用藥以致亂經,就可能間接影響受孕機率。
不適合服用事後避孕藥的族群
食藥署說明,事後避孕藥會讓血液變得濃稠,為免增加血栓風險,體重過重、肝腎功能不佳、有血栓問題、凝血因子異常者,應避免使用。
安媞婦產科詳列有以下疾病或狀況的人不適合吃事後避孕藥:
- 患有血栓塞病史
- 乳癌或性器官癌症
- 肝臟功能障礙
- 腦血管或冠狀動脈疾病
- 高血壓
- 糖尿病
- 有中風病史
- 自體免疫疾病
- 陰道有莫名出血的狀況
- 懷疑或證實已懷孕
- 正在哺餵母乳
- 35歲以上並有吸菸習慣
此外,正在服用下列藥物的人,也應避用事後避孕藥:
- 安眠藥(phenobarbital)
- 抗癲癇藥(phenobarbital、phenytoin、primidone、carbamazepine)
- 抗結核病(rifampicin、isoniazid、rifabutin)
- 抗黴菌藥(griseofulvin)
- 抗病毒藥(ritonavir)
- 貫葉連翹(Hypericum perforated)
注意事項:
- 事後避孕藥為醫師處方藥,應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藥局不能販售。
"健康新知,藥物知識,生活保健"
"事後避孕藥的正確使用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