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肉拉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也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肌肉拉傷其實是肌肉或肌腱的部分或全部撕裂,會造成疼痛、腫脹、瘀血、肌肉緊繃、抽痛、痙攣和無力等症狀。肌肉拉傷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3級,每一級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復原時間。本文將介紹肌肉拉傷的3級症狀,以及如何正確處理和預防肌肉拉傷。
一級肌肉拉傷:輕微的肌肉或肌腱撕裂
一級肌肉拉傷是最輕微的肌肉撕裂,只有少數的肌肉或肌腱纖維受損,功能幾乎沒有受影響。一級肌肉拉傷的症狀通常是輕微的疼痛、腫脹和緊繃感,可能會影響部分的活動,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一級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約為3~6週。
一級肌肉拉傷的處理方式是遵循「PEACE」原則,即:
- 保護(Protect):避免做會加重傷勢的動作,如跑跳、重量訓練等,可以用繃帶或肌貼固定受傷部位,減少移動。
- 抬高(Elevation):把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利用重力減少血液和組織液的堆積,減輕腫脹和疼痛。
- 避免消炎(Avoid):不要隨意使用消炎藥,因為發炎反應是身體修復受傷組織的自然過程,如果疼痛無法忍受,可以適量使用非類固醇止痛藥(NSAID),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不要超過7天,以免影響復原。
- 加壓(Compression):用繃帶或彈性襪給予適當的壓力,可以防止過度腫脹,也可以穩定受傷部位,減少疼痛。
- 衛教(Educate):聽取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了解肌肉拉傷的原因、症狀、預後和預防方法,並按照指示進行復健運動。
一級肌肉拉傷的復健運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等長收縮運動和離心收縮運動。等長收縮運動是指肌肉在收縮時,長度不變,例如用力壓一個毛巾捲。離心收縮運動是指肌肉在收縮時,長度增加,例如腳跟下壓。這兩種運動可以幫助肌肉恢復彈性和力量,但要注意不要過度用力,以免加重傷勢。
二級肌肉拉傷:中度的肌肉或肌腱撕裂
二級肌肉拉傷是中度的肌肉撕裂,有較多的肌肉或肌腱纖維受損,功能明顯受影響。二級肌肉拉傷的症狀通常是中度到嚴重的疼痛、腫脹、瘀血、肌肉緊繃、抽痛、痙攣和無力等,可能會影響大部分的活動,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二級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約為8~10週。
二級肌肉拉傷的處理方式也是遵循「PEACE」原則,但要更加小心和謹慎,避免任何可能加重傷勢的動作,如扭轉、彎曲等,可以用夾板或護具固定受傷部位,減少移動。如果疼痛持續或加劇,或出現新的症狀,如無力、不能動等,應立即就醫,以排除更嚴重的傷害,如肌肉或肌腱斷裂等。
二級肌肉拉傷的復健運動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等長收縮運動和離心收縮運動。但要注意,這兩種運動要在疼痛和腫脹減輕後才能開始,並且要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過度用力或錯誤的姿勢,造成二次傷害。
三級肌肉拉傷:嚴重的肌肉或肌腱撕裂
三級肌肉拉傷是嚴重的肌肉撕裂,肌肉或肌腱完全斷裂,功能完全喪失。三級肌肉拉傷的症狀通常是劇烈的疼痛、腫脹、瘀血、肌肉緊繃、抽痛、痙攣和無力等,可能會導致不能活動,甚至殘疾。三級肌肉拉傷的復原時間約為10週以上,甚至可能需要一年或更久。
三級肌肉拉傷的處理方式是立即就醫,並接受醫師的評估和治療。三級肌肉拉傷通常需要開刀將斷裂的肌肉或肌腱縫合,並使用夾板或護具固定受傷部位,
三級肌肉拉傷的復健運動要在傷口癒合後才能開始,並且要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過度用力或錯誤的姿勢,造成二次傷害。三級肌肉拉傷的復健運動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等長收縮運動和離心收縮運動。但要注意,這兩種運動的強度和頻率要根據受傷部位和個人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如何預防肌肉拉傷?4個要點
肌肉拉傷不僅會影響運動表現,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因此,預防肌肉拉傷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預防肌肉拉傷的4個要點:
- 熱身:在運動前要做適當的熱身,讓肌肉和關節準備好運動的負荷,增加血液循環和肌肉彈性,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熱身的時間和強度要根據運動的種類和個人的體能而定,一般來說,熱身要持續至少10分鐘,並包括全身的動態伸展和輕度的有氧運動。
- 強化:在運動中要強化肌肉和肌腱的力量和耐力,讓肌肉和肌腱能夠承受更大的負荷,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強化的方式可以是重量訓練、彈力帶訓練、核心訓練等,強化的頻率和強度要根據運動的種類和個人的體能而定,一般來說,強化要每週至少2次,並包括全身的主要肌群。
- 休息:在運動後要讓肌肉和肌腱有足夠的休息和恢復,讓肌肉和肌腱的微損傷得到修復,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休息的時間和方式要根據運動的種類和個人的體能而定,一般來說,休息要每週至少1天,並包括全身的靜態伸展和按摩。
- 飲食:在運動前後要補充適量的水分和營養,讓肌肉和肌腱有足夠的水分和能量,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飲食的種類和份量要根據運動的種類和個人的體能而定,一般來說,飲食要包括足夠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