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負責將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維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平衡。當腎臟功能受損時,這些廢物和水分就會在體內積聚,造成各種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腎臟病友必須注意飲食的調節,以減輕腎臟的負擔,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並改善生活品質。
低蛋白飲食是腎臟病友飲食管理的重要一環,目的是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並提高飲食中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的比例。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過多的蛋白質攝取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因為蛋白質會經由代謝作用產生尿素、尿酸等含氮廢物,這些廢物再經由腎臟排出體外。當腎功能下降時,腎臟無法有效排出含氮廢物,導致血液中的毒素增加,引發尿毒症的症狀,如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水腫、貧血等。因此,腎臟病友應該適當地限制蛋白質的攝取,以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並保護剩餘的腎功能。
低蛋白飲食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 減少腎臟的負擔,延緩腎功能的惡化。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可以降低腎絲球內的壓力,減輕蛋白尿的程度,並延緩腎絲球硬化的進展。低蛋白飲食也可以減少尿毒症的發生率,延後洗腎的時間。
- 改善血液中的毒素和酸鹼平衡。低蛋白飲食可以減少血液中的尿素氮、尿酸、磷、鉀等毒素的累積,減少尿毒症的症狀,並改善酸中毒的狀況。
- 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低蛋白飲食並不等於無蛋白飲食,腎臟病友仍需要攝取適量的高生理價值蛋白質,以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高生理價值蛋白質是指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奶類等。低蛋白飲食也需要搭配足夠的熱量攝取,以防止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造成肌少症和營養不良。
低蛋白飲食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 根據個人的腎功能和體重,適度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一般而言,腎臟病友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取量應在0.60.8克之間,以維持腎功能穩定。腎臟病友應該定期檢查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酸酐、白蛋白等指標,以評估腎功能和營養狀態,並依據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
- 選擇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的食物,並分散在每餐中攝取。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提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並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腎臟病友應該避免食用低生理價值蛋白質的食物,如乾豆類、麵筋類等,因為這些食物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且無法提供足夠的氨基酸。腎臟病友應該將蛋白質的攝取分散在每餐中,以利於蛋白質的利用率和吸收率。
- 補充足夠的熱量,以防止肌少症和營養不良。熱量是人體產生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保護身體組織蛋白質的重要因素。腎臟病友每天每公斤體重的熱量攝取量應在3045大卡之間,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原則⁷。熱量的來源應該以澱粉類、油脂類、醣類等為主,並避免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結,低蛋白飲食是腎臟病友飲食管理的重要一環,可以減輕腎臟的負擔,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並改善生活品質。腎臟病友應該適度地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選擇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的食物,並補充足夠的熱量,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