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八大功效與禁忌:科學實證與飲用指南
綠茶是由茶樹的新鮮葉子,經殺青、揉捻、乾燥製成。由於未經發酵,綠茶保留了最多的茶多酚以及其中的兒茶素,同時含有咖啡因、茶胺酸、維生素和多種有機活性物質。傳統醫學中,綠茶被用於凝血、療傷、助消化、調節體溫、改善心臟健康。近年研究也發現,綠茶在防癌、護心、降膽固醇等方面具有潛在益處。以下整理近年科學研究,歸納出綠茶的8大功效:
1. 防癌:
動物和試管細胞研究顯示,綠茶對以下幾種癌症可能產生正面效應:
- 乳癌
- 膀胱癌
- 卵巢癌
- 結直腸癌
- 食道癌、喉癌
- 肺癌
- 攝護腺癌
- 皮膚癌
- 胃癌
然而,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的證據表明飲用綠茶能降低整體癌症風險。
2. 消炎護膚:
人體實驗證實,綠茶的兒茶素具有消炎作用。對含茶萃取物的化妝品所做的分析報告也支持了這一點。研究人員認為,含茶萃取物的藥水在局部應用時能發揮消炎作用,並改善該處皮膚的微循環。
3. 護心降血壓:
一項長達11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飲用綠茶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後續研究也發現,綠茶可降血壓、抗發炎、改善上皮組織功能,進而減少肥胖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4. 降膽固醇:
不論是沖泡飲用還是作為保健膠囊服用,綠茶都可顯著且適度地降低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5. 防中風: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發現,日常規律地飲用綠茶可降低中風風險。
6. 防糖尿病:
研究發現,在地中海飲食中添加綠茶,有助於減少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7. 防失智:
每天喝綠茶能增強工作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並有望治療失智症的認知障礙。
8. 其他好處:
其他研究顯示,綠茶可能預防蛀牙、紓壓、緩解慢性疲勞,並藉由減少發炎來改善關節炎。不過這些仍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證實。
綠茶種類:
亞洲是綠茶的主要產地,中國、日本、印度、台灣都生產品質優越的綠茶。根據殺青工藝的不同,綠茶可細分為炒青、蒸青、烘青、曬青4種。中國與台灣以炒青為主,如龍井、碧螺春、珠茶;日本以蒸青為主,如煎茶、玉露;烘青大多用於花茶;曬青則有磚茶、沱茶等。
喝綠茶的禁忌:
綠茶的茶多酚類物質含量較高,容易引發腸胃不適,不宜空腹或過量飲用。
綠茶含有咖啡因,能提神醒腦但也有礙睡眠。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中午過後應減少飲茶,避免發生心悸、頭痛、失眠的問題。咖啡因也會降低鈣質的吸收,骨質疏鬆患者應少量攝取。衛福部建議,健康成人一天不要喝超過5~6杯綠茶。
綠茶的單寧酸會抑制腸道蠕動,影響鐵質吸收,不適合缺鐵性貧血者或生理期間的女性大量飲用,建議餐後2小時再飲用。
紅茶、綠茶的差異:
紅茶和綠茶最大的差別在於茶葉的處理方式。綠茶是不發酵茶,兒茶素最多,咖啡因最少,保留了茶的苦甘微寒,可助脾胃運化,有利代謝。紅茶是全發酵茶,兒茶素最少,咖啡因最多,去除了茶葉微寒的特性,所以適合脾胃虛寒的人飲用。
綠茶能幫助減肥?
極高濃度的兒茶素可提升能量代謝,減輕體重。但若為了減重而長期把綠茶當水喝,卻可能導致腎結石。歐盟建議,成人每天應以800毫克兒茶素為上限。不過,一般用沖泡方式飲用,或服用符合台灣規定每日上限300毫克的綠茶保健食品,兒茶素的攝取量都在安全範圍內,無須過度擔憂。
綠茶有咖啡因嗎?
有,但遠比咖啡來得少。咖啡喝多的人常會焦慮發抖,喝綠茶卻不會。綠茶的茶胺酸反而還具抗焦慮效果。咖啡因和茶胺酸的組合,讓綠茶在活化大腦方面效果顯著,是提高思考力和注意力的良方。
"健康飲食, 養生, 保健食品, 健康食物, 飲食新知"
"綠茶:功效、禁忌與種類完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