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癢不停?不一定是過敏!眼科醫師詳解原因、舒緩方法
提到眼睛癢,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過敏性結膜炎,但事實上,造成眼睛癢的原因非常多。以下將詳細介紹可能導致眼睛癢的幾種疾病,以及舒緩方法:
眼睛癢的可能原因
- 眼瞼炎:眼瞼發炎,可分為前眼瞼炎(眼瞼皮膚和睫毛根部發炎,常因葡萄球菌感染或皮脂腺分泌異常引起)和後眼瞼炎(瞼板腺發炎,多與慢性皮膚炎或細菌感染有關)。症狀包括眼皮紅腫發癢、眼睛刺痛有異物感、流淚、畏光、眼睛分泌物及暫時性視線模糊等。
- 針眼:又稱麥粒腫,為急性瞼腺炎,因眼瞼周圍皮膚的油脂腺分泌阻塞引起。症狀為眼瞼內側或外緣、眼角、上下出現紅腫熱痛感小膿包,伴隨眼皮浮腫、發癢,覺得眼皮重、張不太開等症狀。
- 砂眼:由砂眼披衣菌引起的眼疾,在台灣較少見,但在非洲、東南亞等地旅遊可能感染。主要症狀為流淚、畏光、眼睛搔癢和耳前淋巴結腫大。
- 乾眼症:因水液層、黏液層、油脂層分泌不足,或長時間盯著螢幕讓淚液過度蒸發造成。症狀包括眼睛紅、癢、乾澀、灼熱感和異物感等。
- 過敏性結膜炎:因接觸到過敏原而發作,症狀與乾眼症類似,包括眼睛紅、癢、結膜紅腫、眼皮水腫和眼睛有異物感。
結膜炎:過敏性 vs. 感染性
眼睛過敏指的是過敏性結膜炎,但並非所有結膜炎都是由過敏引起。大部分結膜炎可分為兩大原因:過敏和病原體感染(細菌性或病毒性急性結膜炎)。病毒和細菌性結膜炎常見的感染源有腺病毒、腸病毒、克沙奇病毒或是披衣菌,根據病菌的不同,除了眼睛紅腫發癢之外,還會合併各種不同症狀。
- 腺病毒感染:可能會有出血、偽膜(結膜表面長出灰白色薄膜)以及角膜發炎等症狀。
- 腸病毒或克沙奇病毒感染:會出現耳前淋巴腫痛以及結膜下出血。
- 披衣菌感染:會出現黃色黏稠分泌物、耳前淋巴腫痛以及角膜週邊眼翳等症狀。
眼睛癢用什麼眼藥水?
治療眼睛發癢,最重要的是找出致病原因,根據不同的病因選擇不同的眼藥水。
- 病毒性結膜炎:可用類固醇眼藥水治療。
- 細菌性結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藥水、藥膏、口服藥物或注射抗生素來改善。
- 過敏性結膜炎:要使用抗組織胺眼藥水,有些合併過敏性鼻炎的病人會有醫師開立的鼻噴劑,使用鼻噴劑也可以改善眼睛過敏的症狀。最重要的是遠離過敏原。
- 乾眼症:大多使用人工淚液治療,以不含防腐劑為主。若病人有瞼板腺脂質分泌不足的情形,要注重清潔防止瞼板腺堵塞,也可選用平衡油水的人工淚液,除了補充水分還能強化脂質層功能。
眼睛癢怎麼辦?3 招舒緩
眼睛癢時,切勿用手揉眼睛,以免造成感染或使角膜、視網膜受損。以下提供幾種舒緩眼睛癢的方法:
- 冰敷:冰敷可以減輕搔癢感。
- 做好保濕:除了人工淚液外,多眨眼睛也能刺激淚腺分泌淚液,若能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更好。
- 眼部穴道按摩:按壓以下穴道,每個穴道維持5~10秒,一次5~10回,每天按摩2~3次,就能促進局部循環改善過敏。
- 睛明穴:位於眼頭內側,鼻樑與眼睛交界處的凹陷處。
- 攢竹穴: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
- 魚腰穴:眉毛中點凹陷處。
- 絲竹空穴:眉尾凹陷處。
- 太陽穴:眉尾與眼角延伸線交會處,向後約一指寬的凹陷處。
提醒:穴道按摩不是愈痛愈好,只要按到有痠脹的感覺即可,也要注意勿壓到眼球。
"健康新知, 常見疾病, 生活保健"
"眼睛癢不停?不一定是過敏!眼科醫師詳解原因、舒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