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治療痛風?飲食、藥物和生活習慣的建議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炎,主要是由於體內尿酸過高而引起的。尿酸是一種由普林分解而成的廢物,普林是一種存在於人體細胞和食物中的化合物。當尿酸在血液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形成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會沉積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引發劇烈的疼痛和發炎。痛風的發作通常是突然的,且會持續幾天或幾週,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台灣30歲以上的痛風患者約有3%,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的10倍。痛風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飲食、藥物、疾病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本文將介紹痛風的症狀、危險因素、飲食禁忌、藥物治療和生活習慣改善的方法,希望能幫助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預防和控制痛風,減少其對健康的危害。
痛風的症狀和分期
痛風的症狀主要是關節炎,最常受影響的部位是大拇趾關節,也可能波及其他關節,如腳踝、膝蓋、手指、手肘等。痛風的發作通常是在夜間或清晨發生,病人會感覺到關節劇烈的疼痛、紅腫、發熱和觸痛,甚至連被子輕輕碰到也難以忍受。痛風的發作可能持續幾天或幾週,然後自行消退,但如果不加以治療,痛風的發作會越來越頻繁和嚴重,並可能導致關節永久性的損傷和功能障礙。
痛風的臨床病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
-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這是痛風的前期階段,病人的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正常值,但沒有任何症狀。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月或幾年,也可能一直沒有發展成痛風。但是,高尿酸血症本身也是一種危險因素,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的風險。因此,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應該定期檢查血尿酸,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如調整飲食、減肥、戒酒等。
-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這是痛風的第一次發作階段,病人會突然出現關節炎的症狀,通常是在夜間或清晨發生,且只影響一個關節,最常見的是大拇趾關節。病人會感覺到關節劇烈的疼痛、紅腫、發熱和觸痛,疼痛的程度可能是無法忍受的。這個階段的發作可能持續幾天或幾週,然後自行消退,但如果不加以治療,痛風的發作會越來越頻繁和嚴重,並可能波及多個關節。因此,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病人應該盡快就醫,並服用適當的藥物,如秋水仙素或消炎止痛藥,以減輕症狀和縮短發作時間。
- 不發作間歇期:這是痛風的緩解階段,病人的關節炎症狀已經消退,且沒有任何痛風的發作。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月或幾年,但並不代表痛風已經治癒,因為體內的尿酸仍然過高,且可能繼續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結晶。這些結晶會慢慢侵蝕關節,造成關節的損傷和變形,並可能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如腎結石或腎功能衰竭。因此,不發作間歇期的病人應該持續檢查血尿酸,並服用降尿酸藥物,如苯磺酸或别嘌醇,以降低體內的尿酸濃度,並避免痛風的再次發作。
-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這是痛風的末期階段,病人的關節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傷和變形,並出現了痛風石,也就是尿酸鹽結晶的堆積。痛風石通常出現在關節周圍的皮膚、軟組織或骨頭上,有時也會破皮排出。痛風石會造成關節的僵硬、疼痛和功能障礙,並增加感染的風險。
痛風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方法
痛風的發生可能與遺傳、飲食、藥物、疾病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方法:
遺傳:痛風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如果有親屬患有痛風,則自己的罹患風險也會增加。因此,有痛風家族史的人應該定期檢查血尿酸,並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飲食:飲食是影響痛風的重要因素,過量攝取普林或其他會增加尿酸生成的食物,會提高血尿酸的濃度,並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應該避免或限制以下食物的攝取:
- 高普林食物:如內臟、小魚乾、酵母粉、肉湯、魚皮等。
- 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奶油、起司等。脂肪會抑制尿酸的排泄,並增加發炎的風險。
- 高果糖食物:如蜂蜜、果汁、汽水、甜點等。果糖會促進尿酸的生成,並減少尿酸的排泄。
- 酒精飲料:如啤酒、紹興酒、白酒等。酒精會影響尿酸的代謝,並增加腎臟的負擔。
- 適量攝取中普林食物:如魚肉、海鮮、豆類、蛋、乳製品、蘆筍、香菇、紫菜等。這些食物含有一定的普林,但也有其他的營養價值,因此不必完全禁食,但要控制份量和頻率。
- 多攝取低普林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堅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可以幫助降低尿酸和發炎,並保護關節和腎臟的健康。
藥物:有些藥物會影響尿酸的生成或排泄,並可能增加痛風的風險。因此,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在使用藥物時,應該謹慎並遵照醫師的指示,並避免或限制以下藥物的使用:
- 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劑會減少尿液的量,並增加尿酸的濃度,從而增加結晶的形成。
- 環孢素:如環孢素A等。環孢素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常用於器官移植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環孢素會抑制尿酸的排泄,並可能造成腎臟的損傷。
- 氨基水楊酸:如阿司匹林等。氨基水楊酸是一種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但也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尤其是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因此,痛風患者應該避免使用氨基水楊酸,並選擇其他的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等。
- 維生素B群:如維生素B3、B6、B9、B12等。維生素B群是一組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參與許多身體的代謝過程。但是,過量的維生素B群也會增加尿酸的生成,並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痛風患者應該避免使用含有高劑量維生素B群的保健食品,並從飲食中獲取適量的維生素B群。
疾病:有些疾病會影響尿酸的生成或排泄,並可能增加痛風的風險。因此,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應該定期檢查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及時治療以下疾病:
高血壓:高血壓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並可能造成腎臟的損傷,從而影響尿酸的排泄。高血壓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可能與痛風的發炎反應相互影響。因此,痛風患者應該控制自己的血壓,並選擇適合的降壓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等。
糖尿病:糖尿病會影響身體的糖代謝,並可能造成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狀況,這些都會增加尿酸的生成,並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糖尿病也會增加腎臟病的風險,並可能影響尿酸的排泄。因此,痛風患者應該控制自己的血糖,並選擇適合的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等。
腎臟病:腎臟病會影響尿酸的排泄,並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發作。腎臟病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可能與痛風的發炎反應相互影響。因此,痛風患者應該保護自己的腎臟,並選擇適合的腎臟保護藥物,如鹼化劑等。
血液病:有些血液病會造成細胞的過度增生或破壞,如白血病、淋巴瘤、溶血性貧血等。這些病變會增加體內的普林,並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痛風患者應該定期檢查自己的血液狀況,並及時治療這些血液病。
甲狀腺病:甲狀腺病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並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發作。甲狀腺病也會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並可能與痛風的發炎反應相互影響。因此,痛風患者應該檢查自己的甲狀腺功能,並選擇適合的甲狀腺調節藥物,如甲狀腺素等。
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是影響痛風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增加尿酸的生成或減少尿酸的排泄,並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應該改善以下生活習慣:
- 減肥:過重或肥胖會增加尿酸的生成,並減少尿酸的排泄,並可能引發痛風的發作。減肥可以降低血尿酸的濃度,並減少關節的負擔,從而預防和控制痛風。減肥的方法應該是健康和持續的,避免快速或極端的減肥,因為這些方法可能造成體內的普林增加,並反而誘發痛風的發作。
-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增加尿液的量,並稀釋尿酸的濃度,從而減少結晶的形成,並促進尿酸的排泄。多喝水也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其他廢物,並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一天最少要喝8大杯水,或者隨時保持尿液清澈無臭無味。
-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並促進尿酸的排泄,從而預防和控制痛風。運動也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力,並減少關節的疼痛和僵硬。適度運動的方法應該是有氧和低衝擊的,如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避免過度或劇烈的運動,因為這些方法可能造成體內的普林增加,並反而誘發痛風的發作。
- 戒菸:吸菸會影響尿酸的代謝,並可能增加痛風的風險。吸菸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的風險,並可能與痛風的發炎反應相互影響。因此,痛風患者應該戒菸,或者盡量減少菸量,以保護自己的健康。
結語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炎,主要是由於體內尿酸過高而引起的。痛風的發作通常是突然的,且會持續幾天或幾週,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痛風的發生可能與遺傳、飲食、藥物、疾病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痛風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定期檢查血尿酸,並服用適當的降尿酸藥物,如苯磺酸或别嘌醇,以降低體內的尿酸濃度,並避免痛風的再次發作。
- 避免或限制高普林、高脂肪、高果糖和酒精飲料的攝取,多攝取低普林、高纖維和高抗氧化的食物,以減少尿酸的生成,並減少發炎的風險。
- 謹慎並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避免或限制利尿劑、環孢素、氨基水楊酸、維生素B群等會影響尿酸的代謝或排泄的藥物,並選擇適合的降壓、降糖、腎臟保護和甲狀腺調節的藥物,以控制相關的疾病。
- 改善生活習慣,減肥、多喝水、適度運動、戒菸等,以增加尿酸的排泄,並減少關節的負擔,從而預防和控制痛風。
痛風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只要注意血尿酸的檢查和控制,適當的飲食和藥物治療,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可以減少痛風的發作,並保護關節和腎臟的健康。如果你有痛風的症狀或高風險因素,請及時就醫,並遵循醫師的建議,以免延誤治療,並加重病情。痛風不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病,只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行動,就可以有效地管理痛風,並提高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