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患身上累積人生歷練,生命經驗因此而豐厚、踏實!
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的陳亮妤司長,所研讀的公共衛生政策即是針對心理衛生,身為精神科醫師的她,同時也是公共衛生學者,「所以當我回國之後,就合併這兩個身分,去思考我們的政策要怎麼設計?我國的心理衛生政策資源該如何布建?」陳司長在接手心健司司長前,就已經是衛生政策推動的支持者,包含毒品防治、愛滋防治等。
「但我必須很坦誠地說,包含我自己跟我身邊同年紀的醫師,我們的人生歷練其實沒有這麼豐厚,常常都是病人告訴我的故事,最後成為我的生命經驗。」陳司長在選擇精神科的這條路上,從來不後悔!「而且我很慶幸這個選擇,因為我覺得這個職業打開了我生命的厚度跟廣度,成為一個醫師的成長過程、一個培養的過程,因為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專業的訓練上。」
推出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成為推動搖籃的手!
其實身在臺灣的每一個人、不分年齡族群,都有心裡頭的聲音,需要被理解、傾聽,心理衛生的工作其實非常細緻且需要客製化,「所以針對15-30歲的年輕族群,我們會請他們用手機掃描QR code,並設計三次的免費諮商。至於為什麼會設計這樣的療程,就是希望透過政府帶頭告訴大家,求助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年輕族群正值徬徨的年紀,許多問題對家長、師長,甚至是社交問題也無法對自己的親朋好友說,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第三方,透過傾聽、了解並給予正面的建議,「年輕族群的心理支持方案,三次面談包含建立關係、危機處理等,後續若有較嚴重的狀況,心理師會再轉介相關醫療院所診斷。我們希望透過這三次的面談,能讓年輕朋友感受到他們被政府溫柔的接住,而且有安全的法律保障,不管是醫師法、心理師法等,都能保障這些秘密不外流。」
這次專門提供給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推出後反響超乎預期的熱烈,「我們在推出一個月之後,就有四個縣市陸陸續續出現額滿的狀況,當然主要是六都裡的四都。在大家的熱烈迴響之下,我們也同時獲得長官的支持,特別加碼增加年底的預算。希望各位年輕朋友,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到衛福部的網站上搜尋『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若有需求也可以掃描QR code再進行預約。」
社區心理健康資源布建,適時求助專業對身心健康更有幫助!
除了年輕族群的方案之外,心健司正在逐步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預計114年全國將布建71處,希望可達到每33萬人口就有一個中心的目標,讓心理健康直接走入社區。目前各地衛生局也有提供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全國總共381處,衛生福利部也設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1925免付費安心專線,鼓勵民眾若有需求可以接觸、使用這些資源來了解自己、改變自己。
另外,針對孕產婦、年長者族群的心理健康等,任何心理衛生議題,從手機成癮、網路成癮、酒癮,甚至到癌症等心理衛生的特殊議題等,都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的「心快活」網站上查詢。只要發現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就要適時伸出雙手求助專業,讓心理健康、身體也一起跟著健康有元氣!
"人物,心靈,健康新知"
"陳亮妤司長談心理衛生政策:從個人經驗到社會支持系統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