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的全面解析:功效、用途、種類、精油、茶飲與種植
薰衣草,這種起源於地中海地區的紫色花朵,不僅外觀高貴典雅,更散發著令人心曠神怡的清香。從古羅馬、古希臘時期被用於傷口消炎,到現在廣泛應用於護膚、薰香、藥物等領域,薰衣草的用途可謂十分廣泛。
薰衣草的10大功效:
- 鎮定與放鬆: 緩解焦慮、減輕壓力,有助於情緒穩定與改善憂鬱。
- 改善失眠: 鎮定功效有助眠效果。
- 抗菌與驅蚊: 內含薰衣草醇、檸檬烯、丁香油烴等成分,能驅避蚊蟲,並有清潔抗菌效果。
- 輔助治療失智症: 嗅聞味道能刺激嗅覺區,有助於患者回憶事物。
- 紓緩頭痛: 使用含「酯類」的薰衣草精油,有助於改善頭痛。
- 消化疾病: 作為草藥的一種,能治療胃脹氣、噁心感、嘔吐、腸道不適等症狀。
- 疼痛紓緩: 緩解肌肉疼痛、關節痛、運動後痠痛或疲勞痠痛等。
- 經期順暢: 喝薰衣草茶有助於調理、緩解經前症候群或腹部悶痛等。
- 飲食調味: 可運用於料理中,與迷迭香、百里香等搭配非常適合。
- 肌膚護理: 能平衡油脂、收縮毛孔,有助於改善痤瘡與淡化疤痕。
薰衣草的種類:
薰衣草種類繁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 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生長於海拔1,000~2,000公尺,味道溫和。
- 醒目薰衣草(Lavandula intermedia): 海拔約600公尺,花香帶有草腥味,但酯類含量高且易種植,常見的薰衣草花海多為此品種。
- 穗花薰衣草(Lavender spike): 生長海拔較低,萃取出的刺激成分較多,味道清涼,用量不宜過多。
- 頭狀薰衣草(Lavender stoechade): 較少見,味道接近鼠尾草,酮類成分較多,易引起過敏,嬰幼兒、孕婦不建議使用。
薰衣草精油的妙用:
薰衣草精油延續了薰衣草的功效,包括抗發炎、穩定情緒、改善睡眠、放鬆、抗菌、肌膚保養與頭痛等。尤其在皮膚曬後塗抹,有不錯的舒緩功效,主要來自於沉香醇與乙酸沉香酯。
使用薰衣草的注意事項:
雖然薰衣草性質溫和,但以下人群在使用前應諮詢醫師:
- 嬰幼兒與孕婦: 使用前應查明薰衣草品種並諮詢醫師建議。
- 慢性疾病患者: 如有癌症、腎衰竭、癲癇等應諮詢醫師。
- 手術前: 薰衣草的舒緩功效可能會減緩中樞神經反應,不建議手術前2週使用。
薰衣草的季節:
薰衣草喜好陽光且耐旱,地中海地區的開花季節約在5月~10月之間,以南法的普羅旺斯最為盛開。台灣則因雨季關係,花期約在11月~隔年5月,以台中新社花海最為壯觀。
薰衣草茶 DIY:
冬天來一杯薰衣草茶,暖胃又紓壓。
- 取適量乾燥薰衣草花放入杯中。
- 可選擇加或不加蜂蜜。
- 加入熱水沖泡、攪拌後靜置5分鐘,等待味道充分泡開即可。
薰衣草的種植方法:
薰衣草可使用播種或扦插的方式種植,播種約2週就能發芽。
- 種植方式: 播種或扦插。
- 播種月份: 3月~6月或9月~11月。
- 水量: 夏季每日澆水、冬季每2日澆水一次。
- 介質: 選用排水性較佳的珍珠石、泥炭土等。
- 溫度: 控制於10~25℃。
- 日照程度: 建議全日照。
"心靈,養生,生活保健"
"薰衣草的療癒力量:功效、種類與應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