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善款都能夠被妥善運用,日前彰化縣政府社會處協助有視障的葉家三弟與臺灣銀行簽訂安養信託契約,並由律師擔任信託監察人,保障葉家三弟未來日常生活無虞。
除上述案例,臺灣銀行也與台中市政府社會局、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合作,提供台中市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服務計畫。臺灣銀行信託部經理張梅君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一位患有思覺失調、並具攻擊傾向的女孩,陸續住過好幾間精神療養院,在爸爸去世之後只有媽媽獨自照顧,加上女孩沒有金錢觀念,然而媽媽年紀漸增、照顧逐漸吃力。
在家促會協助下,監護人媽媽與臺灣銀行簽訂了「珍愛人生安養信託」,不只能夠由臺銀協助支付女兒療養院費用,也能夠定期給付女兒生活費。減輕媽媽費心的負擔外,更能夠穩定地提供女兒未來各項所需的花費。而前兩項案例,「安養信託」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究竟是什麼呢?與一般的信託又有哪裡不同?
信託是指委託人為受益人最大的利益,將財產交付予信賴的第三方管理及運用,而張梅君表示,安養信託主要著重照顧兩大族群,臺灣銀行推出的「樂活人生」安養信託是照顧高齡族群,另一個「珍愛人生」安養信託則是照顧身心障礙族群。
安養信託以保障受益人未來生活、醫療、照護為目的,具有財產保障、財產集中管理、信託監察人機制、彈性給付及辦理簡便等五大特色。其中,信託監察人機制是指委任信賴的親友、律師、社福團體等擔任信託監察人,確保信託契約不會被輕易解除、終止或修改,而且臨時要動用大額款項時,須經信託監察人同意,讓信託資金真正專款專用,也增加給付的彈性與適當性。 臺灣銀行安養信託還可以搭配預訂信託、以租養老、動態給付、保單批註等優化進階的服務, 讓信託商品設計更貼近民眾需求。
由於鎖定的是高齡及身心障礙族群,臺灣銀行將申辦流程盡量簡化,且無成立門檻,以增加民眾辦理意願。此外,無論是受益人的定期生活費,或長照機構、醫療機構費用,都可納入合約中由銀行直接支付。 除了安養信託,還有甚麼信託商品呢?
張梅君說,臺灣銀行在推動安養信託時,接觸了許多高齡長輩,觀察到他們除了思考自己晚年生活外,更希望能真正照顧自己所愛的家人,或及早規劃財產的傳承。
因此臺灣銀行鎖定五類客群,將推出「傳愛守富」信託:
照顧子女族群,為子女準備教育或創業基金,或是家有特殊疾病的小孩、單親、隔代教養等狀況
單身族群,無子女繼承財產、有規劃贈與特定對象的需求
長期投資股票族群,希望能將股票留給子女或孫子女
高資產族群,有預先規劃資產移轉及稅務規劃的需求
家族企業傳承族群,有提早佈局家族接班計劃的需求
臺灣銀行信託部經理 張梅君
張梅君引用金管會黃天牧主委曾說過的一句話:「信託是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臺灣銀行期盼,對於不同族群所推出的信託服務都能讓民眾感受到溫暖與安心,並體現普惠金融的意義與價值,不只讓信託成為每個人的依靠,更讓信託成為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
"熟齡,心靈,長照"
"安養信託是什麼?如何保障高齡與身心障礙者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