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疫苗多久打:施打時機、副作用、對象、效力及接種建議一次看」

在當前全球疫情威脅下,保護自身免受嚴重疾病的威脅變得愈發重要。肺炎鏈球菌疫苗作為一項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在公費提供的範疇下受到關注,更是成為自費接種的選擇之一。本文將深入探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各種面向,包括不同類型的疫苗、對象、副作用以及施打建議。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種類
目前在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主要有三種,分別是13價、15價結合型(PCV13/15)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公費提供的是13價及23價兩種,而自費選擇則包括13價和23價兩者。根據統計數據,自費13價疫苗每劑價格約在3,800~4,000元之間,而23價則約為1,600元。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感染對特定族群造成的威脅不可小覷,尤其是幼兒和年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有效提升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根據疾管署的資料,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族群包括嬰幼兒、年長者、心肺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脾臟功能缺損者、免疫功能不全者等。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施打對象及建議
嬰兒: 應在滿2個月、滿4個月、滿12~15個月時分別接種3劑公費13價;滿6個月時,也可自費多施打1劑,以提升免疫力。
青少年(11~18歲)高危險族群: 未曾接種13價或23價者可接種1劑13價,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1劑23價。曾接種13價者或接種23價者,則有相應的接種建議。
18歲以上~未滿65歲高危險群: 不同接種史的個體有不同的接種建議,包括接種13價和23價的間隔、接種順序等。
65歲以上長者: 包括未接種過、滿65歲前接種過13價的、滿65歲前接種過13價和23價的等情況,都有相應的接種建議。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安全性
根據疾管署的指出,13價及23價疫苗屬於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大多數接種者僅會在注射部位出現輕微疼痛、紅腫等反應,通常於接種2天內恢復。嚴重副作用極為罕見,但接種者應留意是否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等症狀,必要時應及時就醫。
與其他疫苗的同時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可同時施打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只要分開不同部位進行接種即可。這不僅提高了接種的方便性,更有效預防多種疾病。
不同類型疫苗的同時接種
疫苗可分為活性減毒疫苗和不活化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不活化疫苗同時或間隔接種。其他不活化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肝炎疫苗等。
而活性減毒疫苗則有特定的時間間隔,例如霍
亂疫苗與黃熱病疫苗應與肺炎鏈球菌疫苗間隔3週以上施打。其他常見的活性減毒疫苗包括卡介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等。
綜合而言,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種類豐富,接種對象廣泛,其安全性與效力經多次實證,成為預防感染的重要工具。隨著科技進步,人們對於疫苗的認識愈趨深入,相信未來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在預防疾病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