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是什麼?症狀、傳染途徑、治療、預防一次看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疾病,經由蚊子叮咬傳染給人類。根據衛福部資訊,登革熱屬於黃病毒屬中的登革病毒亞屬,分成4種血清,每一種都能感染致病。目前全球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而台灣位於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環境潮濕悶熱,成為登革熱流行的高風險地區。
登革熱有4種型別,感染過其中一種即終生免疫並對其他類型有短暫免疫力,但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登革熱,而且感染過的型別愈多,愈可能出現重症。
登革熱症狀有哪些?
登革熱症狀多樣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根據美國梅約診所資料,常見症狀有:
- 頭痛
- 高燒(常超過38°C)
- 肌肉、骨頭痠痛
- 噁心嘔吐
- 眼窩疼痛
- 起紅疹
其他可能症狀包含躁動不安、嗜睡、肝臟或腺體腫大等。
嚴重登革熱會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小板下降,可能造成休克、內出血、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高達20%。警示症狀通常在感染登革熱退燒後3~7天出現,若出現以下症狀需特別注意:
- 嚴重胃痛
- 持續嘔吐
- 牙齦出血或鼻子出血
- 血尿、血便或嘔吐物中帶血
- 皮下出血或容易瘀青
- 呼吸困難
如何分辨登革熱和感冒?
登革熱與許多感冒症狀相似,以下提供初步分辨方式:
- 若居住在疫區或從國外疫區回國,需觀察14天。
- 若發燒另有流鼻涕、咳嗽,可能不是登革熱。
- 登革熱發燒一般持續3~7天,超過7天不太可能是登革熱。
登革熱簡易量表:
檢查項目 | 分數 |
居住在疫區或是從國外疫區回國 | 4 |
發燒 | 2 |
頭痛、眼窩、肌肉骨骼痠痛 | 1 |
腸胃道症狀,例如嘔吐、腹痛、食欲不振 | 1 |
起紅疹 | 3 |
皮下出血或是莫名牙齦、鼻子流血 | 3 |
發燒大於1週 | -8 |
有其他感染症狀,例如流鼻涕、鼻塞、咳嗽 | -10 |
登革熱傳染途徑?病媒蚊是哪種?
登革熱主要透過蚊子叮咬傳染,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罕見傳播途徑為垂直傳染,母親若在懷孕期間感染登革熱,病毒可能在懷孕過程或生產時傳給胎兒,造成胎兒早產、體重過輕甚至死亡。
登革熱可以快篩嗎?
登革熱有快篩可以使用。登革熱病毒有結構性蛋白(structural protein)和非結構性蛋白,其中非結構蛋白NS1抗原在感染初期可被偵測到。
目前市售快速診斷試劑可用人體血清、血漿或血液進行定性檢測,操作簡單、約20~30分鐘可知結果。市面上共有5款快篩試劑,由於NS1抗原和抗原抗體測試片具高度專一性,準確度高達9成,建議在出現疑似症狀1~5天內使用效果較準確。
登革熱有疫苗嗎?
登革熱有兩款疫苗,但國內尚未核准使用。
- 賽諾菲藥廠生產的活性減毒疫苗「Dengvaxia」,對4種登革熱都有保護效果,已通行於全球20多國,適用9~45歲兒童和成年人,已感染過登革熱的人可安全施打,但未感染過的人可能出現重症。
- 日本武田藥廠生產的「QDENGA」活性減毒疫苗,也對4種登革熱有效,可施打於4~45歲的人,無論是否感染過都安全,目前印尼和歐盟已核准使用。
登革熱治療方法?
感染登革熱後,潛伏期約3~14天,通常為4~7天。目前登革熱無藥物可治療,主要以症狀治療為主,例如疼痛發燒給予退燒止痛藥,一般人大多7天痊癒。重症則須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或血小板注射。
美國疾管中心(CDC)建議:
- 出現疑似症狀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 多休息。
- 多喝水,必要時可飲用電解水維持電解質平衡。
如何預防登革熱?
預防登革熱最佳方式為避免蚊蟲叮咬。登革熱屬於社區型傳染病,因此做好居家管理能有效預防。
- 居家:
- 清除大型廢棄物。
- 將用不到的容器、花瓶倒置。
- 定期清理水溝,如有地下室應定期清理。
- 門窗加裝紗網、使用蚊帳。
- 配合衛生主管機關居家環境噴灑藥物。
- 防蚊措施:
- 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長褲。
- 使用食藥署核可的防蚊液。
2023台灣登革熱分佈地圖
目前台灣本島各地都有登革熱疫情,以台南最為嚴重。根據衛福部資料,2023年1月起全國共有6,058例登革熱病例數,其中已造成9人死亡。各縣市確診病例由多到少排列如下:
- 台南市:5,270
- 雲林縣:330
- 高雄市:233
- 台北市:40
- 台中市:38
- 屏東縣:31
- 桃園市:29
- 新北市:27
- 嘉義縣:15
- 新竹市:12
- 新竹縣:11
- 彰化縣:6
- 苗栗縣:3
- 南投縣:3
- 花蓮縣:3
- 台東縣:2
- 基隆市:2
- 嘉義市:2
- 宜蘭縣:1
"健康新知, 常見疾病, 生活保健"
"登革熱:症狀、傳染途徑、預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