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姿勢不良,胸椎出問題多
若有2個以上症狀同時出現在你身上,小心胸椎已經出問題。
- 圓肩、駝背,虎背熊腰
- 後頸有難看的頸椎大包
- 輪流發作的五十肩
- 肩關節肌腱炎、肩旋轉肌肌腱撕裂、肩胛骨失動症
- 容易胸悶、呼吸不順、無法正常深呼吸
- 整個後背、肩胛骨緊繃,常需要去按摩保養
- 不自主轉頭或伸懶腰,身體總是「喀喀」作響
人體的脊椎共有33節,分成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主要功能是支撐身體、協助活動、保護神經。其中胸椎共有12節,上承頸椎,下接腰椎,胸椎的活動度比起頸椎和腰椎少很多,最主要是因為同時還連接由肋骨所圍成的胸廓,保護身體重要的維生器官:心臟和肺臟。胸廓上有肩胛骨,肩胛骨是肩關節的一部分,有很多肌肉與其相連,這些肌肉群穩定了手臂和軀幹的接合,同時協助肩關節保有良好的活動力,讓我們得以隨心所欲從事喜歡的運動。
如果胸椎發生以下問題,會導致身體出狀況:①活動度不足、②錯位,這兩大問題都和長時間姿勢不良和運動不足有關。
坐姿不良讓胸椎卡住 五十肩、肌腱炎找上門
坐著打電腦時,我們很習慣駝背、肩膀前旋、頭往前伸,這樣會把胸椎卡在「前彎」的位置。工作時間愈長,胸椎卡前彎的時間愈久。不正常的坐姿也會導致「上交叉症候群」,會讓身體肌肉張力不均、筋膜沾黏,長時間下來就導致胸椎活動度受限。
當胸椎太卡動不了,身體就會利用頸椎和胸椎來代償,補足胸椎所缺少的活動度,這就會增加頸椎、腰椎的負擔,導致脊椎不穩定,骨刺、椎間盤凸出、神經根病變、手麻腳麻、坐骨神經痛等問題就應運而生。
另外,胸椎前彎姿勢會限制肩胛骨的活動,肩胛骨會被動地往外擠壓導致圓肩,進一步限制肩關節的正常活動,肌腱炎、肩夾擠、旋轉肌肌腱撕裂、五十肩、運動傷害就會逐一找上門。
錯位可分成急性錯位和慢性錯位。急性錯位多是因為外力撞擊(例如車禍)或強力扭轉閃挫(例如運動傷害)所致;慢性錯位則是姿勢不良和動作不當,日積月累造成傷害。胸椎錯位會降低肌肉活性和功能,尤其是脊椎旁肌群、呼吸肌群、橫膈膜,進一步造成筋膜疼痛、肌肉拉傷、呼吸不順、胸悶。
胸椎錯位影響交感神經 還恐致氣喘、胃潰瘍
胸椎錯位也會影響交感神經鏈,造成交感神經與內分泌失調,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氣喘、胃潰瘍、糖尿病、膽囊炎、膽結石、消化不良、慢性腸胃炎等疾病,往往也和胸椎錯位脫不了關係。
在我臨床工作發現,現代人胸椎有問題的比率幾乎高達50%,如果因為肩頸疼痛或五十肩來看診的病人,甚至有80%以上胸椎都出了問題。更可惜的是,大部分的病人並不知道問題出在胸椎。由於胸椎不容易退化長骨刺,所以即使照X光或超音波也看不出所以然來,也因此常被醫生忽略。胸椎太卡或錯位診斷,主要是靠病史詢問和徒手身體檢查。 如果你有文章一開始所提到的困擾,且怎麼醫都醫不好,建議找有經驗的醫師或治療師幫你詳細評估。在確認診斷後,好好調整姿勢,並且用正確運動調整脊椎,疑難雜症或可不藥而癒。
"運動,醫療,生活保健"
"胸椎出問題,小心百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