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隨著路途愈艱苦,身體愈疲勞,我卻變得想要儘快到下一個修道院去吃露可米。……只要口中塞滿了這種軟糖甜點,我就會感到那令人全身舒暢的甜分逐漸滲入每一個細胞裡,如果每天這樣下去,我可能會上了露可米癮。—村上春樹《雨天炎天》
熟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作品的人應該知道,他對甜食沒什麼興趣,甚至調侃太太說:「我常常想,女人是不是天生就有一個小型備用的胃專門用來吃甜點的。」然而作家到希臘和土耳其邊境健行,在體力極度磨耗下,僧侶送上利口酒、甜得要命的咖啡和露可米,甜食快速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連村上春樹都說是「這真是至福」,且可能上癮。
對於糖,特別是在食品飲料大把倒進去的「添加糖」,我們認識得少,更別談警覺。然研究已證實,人的大腦喜歡甜味,糖引發的獎賞機制和成癮藥物相同。吃糖刺激腦中多巴胺分泌,令人愉悅放鬆,這份滿足來得快,可是持續時間很短,於是又再次萌發找甜食、喝糖飲的衝動,反覆循環,依賴成癮。加上食品製造商砸大錢做廣告洗腦,歡樂幸福等於可樂果汁和甜品,於是,訂珍奶、蛋糕、甜湯,成了慶祝業績、慶生日、慶祝課業進步,種種吃糖的正當理由。
結果,添加糖這個幾乎無營養只有空熱量的東西,正無聲無息蛀蝕著我們的飲食。10個國小兒童、國高中生中有9個;10個成年人中有7個,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別懷疑,只要喝一瓶優酪乳、蔓越梅汁、檸檬紅茶,你我就是那七成的一個;隨手拿起超商貨架的零嘴,就是高糖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該正視『糖的危險』了!」含糖飲料、高糖食品和體重增加明顯相關,肥胖正是目前全球公共衛生棘手的挑戰,也是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人數失控,失能早死的源頭。當各國政府祭出糖稅、飲料税,從源頭對抗會動搖國本的肥胖與慢性病時,我們政府還只是發新聞稿要大家多喝水對抗含糖飲料誘惑,很無感。
下一次,當你想買飲料、蛋糕甜食,停一下,思考有多少糖會進到身體裡,再決定吧。
"健康飲食, 迷思破解, 飲食新知"
"甜蜜的陷阱:你被糖綁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