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身都是寶:從營養、選購到保存全攻略
玉米是營養豐富的澱粉類食物,不僅提供每日所需熱量,還富含膳食纖維、葉黃素、玉米黃素和阿魏酸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
玉米的營養價值
- 膳食纖維: 每 165 克熟玉米(約 1 根)可提供每日所需四分之一的纖維素,有助於排便。
- 植化素: 葉黃素、玉米黃素和阿魏酸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眼睛,預防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及大腸癌。
- 紫玉米: 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效。
- 水果玉米: 甜度高(達 18 度),富含維生素 C、鉀、鎂等礦物質,香甜多汁。
玉米筍:玉米的小時候
玉米筍是為避免影響玉米成長而摘除的幼嫩果穗。與玉米相比,玉米筍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遠低於玉米,屬於蔬菜類。熱量僅為一般玉米的三分之一,脂肪僅為八分之一,且鈣質和維生素 C 含量更高。每 100 克(約 9 根)玉米筍只有 30 卡熱量。
玉米鬚:別浪費的寶藏
玉米鬚性味甘平,可利尿消水腫、降血壓。中醫師建議,可搭配金錢草、通草等藥材煮水飲用,有助於泌尿道結石的治療。
白玉米有助減重?
白玉米的抗性澱粉含量較高,熱量較低,的確有助於體重控制。但營養師提醒,玉米仍屬於澱粉類食物,應控制攝取量,並搭配其他澱粉食物的攝取。
玉米農藥多?
玉米的農藥問題其實是誤解。防毒專家指出,玉米在冒出幼嫩果穗時,摘下頂部的果穗就是玉米筍,剩下的果穗在穗頭點了農藥後,直到採收都不會再用藥。因此,農藥早已分解。若仍擔心,可將外皮剝到剩兩三片,以軟毛刷在流動清水下輕輕刷洗,並剝除剩餘外皮和玉米鬚,再以流水浸泡 10~12 分鐘。
如何聰明選購玉米與妥善保存
- 選擇果身長、顆粒飽滿的玉米。
- 若不馬上食用,不要除去外葉,以紙張包裹放冰箱可存放一個禮拜。
- 若發霉,可能含有誘發肝癌的黃麴毒素,切勿食用。
食用建議
玉米富含膳食纖維,不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者應控制份量,並細嚼慢嚥、多喝水。
"營養,健康飲食,生活保健,食物安全"
"玉米一身都是寶:從營養、選購到保存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