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什麼?原因、判斷、矯正與治療方法全解析
扁平足(Flat Feet)是指足弓向下塌陷,失去原本應有的弧度,甚至完全消失。
扁平足的原因
扁平足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因素:
- 先天因素: 家族遺傳、先天性附生舟狀骨或跗骨黏合、先天韌帶鬆弛、性別。
- 後天因素: 足部過早承重、發展遲緩、骨骼病變、錯誤姿勢、幼兒肌肉韌帶無力、懷孕、肥胖。
扁平足的判斷方法
- 濕足印: 將腳沾濕後踩在白紙上,觀察足弓位置是否有印記。
- 費斯線(Feiss Line): 連接內踝下緣、第一趾骨頭,觀察舟狀骨是否在連線之下。
- 鞋的磨損位置: 觀察舊鞋磨損狀況,扁平足可能呈現內八或外八情形。
- 小腿以下是否垂直: 雙腳併排後往下看,觀察小腿到腳後跟是否垂直。
- X光檢測: 較精準的檢測方式,兵役體檢時會採用。
扁平足的矯正與治療
扁平足的矯正應諮詢專業醫師,把握黃金治療期。
- 幼兒期(2~8歲): 足弓發育期,多半會自然恢復,可觀察或透過以下方式治療:
- 運動: 拉筋、肌力訓練、墊腳尖運動,或讓幼兒赤足接觸不同地形。
- 鞋墊: 提供足部支撐,維持結構。
- 矯正鞋: 協助腳擺放在正確位置,減少受傷可能性。
- 成人期:
- 鞋墊: 提供支撐,防止惡化。
- 手術: 保守治療無效時才考慮。
扁平足鞋子的挑選要點
- 寬鞋: 扁平足腳板通常較寬。
- 鞋底材質軟硬適中: 太硬或太軟都不適合。
- 鞋底有弧度: 提供足底支撐。
- 後腳有包覆的鞋款: 避免腳疼痛。
- 直型楦頭: 比彎曲型鞋款更適合。
- 鞋跟不宜過高: 避免穿著高跟鞋。
扁平足會遺傳嗎?
扁平足具有遺傳性,但後天努力也有機會改善。研究指出「平衡能力的進步」與扁平足改善有關,因此赤腳適度拉筋、運動有助改善。
- 家族遺傳: 有扁平足的父母可能生出有扁平足的子女。
- 幼兒年齡: 2歲以前足弓可能不明顯,只需觀察追蹤。
- 性別: 男生扁平足的發生機率比女性高。
扁平足會怎樣?
多數扁平足患者並無明顯症狀,但部分可能產生以下問題:
- 平衡差、易跌倒
- 不能久站、腳疼痛
- 容易扭傷、拐到腳
- 足底肌膜炎
- 大腳趾變形
- 腰痠背痛、脊椎側彎
"健康新知, 運動傷害, 運動健身"
"扁平足是什麼?原因、判斷、矯正與治療方法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