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確診數字詭異?7日內2次更改病例統計標準引發國際質疑
湖北省19日的病例數字十分詭異,新增確診349例,遠低於18日的1,693例。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武漢新增病例615例,為什麼湖北省轄下的武漢,新增病例數會高於整個湖北省?
答案原來藏在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19日公布的第6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這一版方案中,診斷標準取消了「臨床診斷」分類,統一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2類,湖北省許多城市的數據就按新標準「核減」,也就是調降數字,所以出現武漢新增病例高於湖北省的詭異情況。
儘管湖北省官方隨後在21日疫情防控記者會上,宣布已確診的病例不得核減,已核減的則必須全部加回,並將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依舊引起議論。
中國大陸13日才剛改過統計方式,將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出現肺炎症狀的「臨床診斷病例」也計入湖北省確診病例,主要是因為試劑供應短缺,所以把經過臨床篩檢和診斷的人都納入確診,使得當時病例一夕爆增15,000例。但才過了短短1週,官方又決定將湖北省的確診標準和其他省分對齊,也就是排除臨床診斷病例。
《大紀元》報導,在新標準下,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但沒有症狀者會被排除,《彭博社》、《紐約時報》則質疑中國大陸官方數據的公信力。
《彭博社》在報導中表示「國際對於中國官方數字的不信任感持續上升……懷疑中國官員是想刻意呈現疫情已受控制。」安達公司亞太區(Oanda Asia Pacific Pte)資深市場分析師哈里(Jeffrey Halley)則認為,這樣的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因為一旦國際不再信任中國大陸官方公布的數據,「將延長封鎖中國的時間,不利於中國經濟V型反彈。」
中國大陸確診計算方式確實一變再變,排除無症狀患者也有跡可尋。《紐約時報》早在12日就報導,黑龍江省確診病例突然減少10幾例,在官方文件中發現,當地官員將病毒檢測中呈陽性、但無症狀的患者重新分類,將他們從確診病例中剔除。
而在2月7日公布的第4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案》中,也有這一段文字:「上報的無症狀感染者如出現臨床表現,及時訂正為確診病例」,國際媒體解讀,這等於是宣告無症狀感染者不算入確診病例。
在這些不同版本的方案與文件中,官方幾乎沒有提供更多細節或解釋,更讓外界覺得確診標準難以捉摸。
「對於流行病學家來說,病例定義不斷改變讓人相當無力,」香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柯林(Benjamin Cowling)表示,「為什麼他們(中國大陸)不能確認什麼是可能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確診病例,真的很混淆。」 只要確診病例定義一改變,中國大陸官方就能以追溯方式減少病例數,接下來陸方公布的病例總數還能信嗎?將是一個大問號。
"醫療,健康新知,新冠肺炎"
"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確診數字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