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運動安全:避開高溫,補足水分
壢新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指出,在炎熱環境下運動,外在熱量會透過輻射、對流和傳導大量傳到人體,加上身體不斷產生內在熱量。若當時環境濕度高,汗水難以蒸發,身體散熱系統無法正常運作,就可能引發「熱疾病」。熱疾病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暈厥和中暑,輕則肌肉抽筋,重則意識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另一個高溫環境下運動的危機是「脫水」。林頌凱特別提醒,高溫環境下運動可能潛藏脫水危機。從皮膚蒸發的汗水和排尿都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真正讓身體大量失水的其實是從皮膚表面蒸發的水分。
一般人在運動時容易忽略身體的渴感,感到口渴時,身體已脫水2%。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持續流失水分,身體會出現疲倦、焦躁、頭痛、灼熱、抽筋等症狀。缺水比例超過20%以上,則可能中暑、衰竭,甚至休克死亡。
夏日運動8大祕訣
- 避免在一天中最炎熱的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運動,盡量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運動。若室外溫度高於攝氏32度或天氣過於悶熱,也不建議從事戶外運動。
- 降低運動強度,每10~20分鐘要有短暫休息。
- 喝水、喝水、再喝水!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足夠水分,喝到尿液呈清澈無臭味才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 用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並補充熱量。
- 確實做好防曬措施。
- 配戴專用太陽眼鏡來保護眼睛。
- 運動服選擇寬鬆、排汗效果佳且不黏身體的材質,顏色以淺色系為主。
- 運動時若感到疲倦、頭痛、抽筋、暈眩、噁心、頭昏眼花,要馬上停下來休息。
炎熱夏日不應剝奪運動的權利。但別貿然在高溫下激烈運動,可以先從事簡單運動,如走路,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並補充水分。把握安全運動的小祕訣,就能盡興享受陽光和運動。
"運動,健康新知,生活保健"
"夏日運動安全:避開高溫,補足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