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在童年時曾長過水痘但不以為意,事實上,水痘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神經節中伺機而動。根據統計,國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潛藏在體內神經節的病毒會再度活化變成帶狀疱疹,就是令人相當苦惱的「皮蛇」。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提醒,病毒活化的主因與身體狀況有關,其中最主要的,除了年齡之外,就是免疫力下降。「像是50歲以上、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腎臟病或免疫系統有問題者,甚至像最近的新冠肺炎確診者等,都是高風險族群。」
刺痛難耐又容易復發
帶狀疱疹發病時會跟著神經跑,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是稍微有點癢癢的、有點刺痛感,以及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疲憊等,之後才會開始出現群聚性的水疱樣疹子,這時候疼痛感就會相當激烈了。「曾有人形容那種痛感比婦女分娩時還要痛。」陳宏麟說,整個過程大概也就是幾天時間,不過每個人的狀況還是有其差異性。
比較困擾的是,帶狀疱疹會長在身體上的任何部位,若不注意可能引發相關併發症,例如顏面神經失調、眼部併發症或聽力受損,有時也會產生腦膜炎。「部分患者還會因此引發神經疼痛,並持續好幾個月甚至數年都有。」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且也容易再次復發。
預防與治療同樣重要
目前治療帶狀疱疹的方式,是給予抗病毒的藥物,並搭配舒緩疼痛症狀,若擔心因水疱不慎抓破可能造成的細菌感染,也會投以皮膚藥膏予以保護。除了皮膚症狀的改善外,也建議加強生活作息的調整,像是避免熬夜、飲食均衡、減少壓力等。
陳宏麟認為,疾病預防就是超前部署,與其失火後再來滅火,不如不要讓它有失火的機會。可以多運動、早就寢、提升免疫力,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大家都覺得自己的運氣不會那麼差,但確實有很多糖尿病患,都是在得到帶狀疱疹後,才回診間說後悔當初沒聽從建議,採取預防措施。」
染疫後更建議提早預防帶狀疱疹
「美國感染症醫學會曾於期刊發表研究,年齡超過50歲且感染新冠肺炎的族群,比未曾染疫者,感染帶狀疱疹的風險高出15%。若是因染疫曾住院的病人,風險更提高到21%。陳宏麟以數據提醒,曾染疫的人免疫功能較差,是罹患帶狀疱疹的另一個高風險族群,他建議更需要採取預防手段。
投資健康是近來相當熱門的議題,「但投資健康不光是疾病保險,也可以用這樣的概念來思考疾病預防。」他認為,高危險族群如有高齡、有代謝性疾病、免疫疾病者,必須要把身體控制在最佳狀態,並可與醫師討論評估如何預防帶狀疱疹,提早預防就是投資健康的最好策略。
"熟齡,健康新知,常見疾病,生活保健"
"皮蛇上身痛如刀割?醫:染疫後風險更高,及早預防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