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信託:為熟齡生活預先規劃,守護資產與尊嚴
阿文參加畢業三十週年同學會,在熱鬧的氣氛下,同學們的話題卻越來越沉重。有人擔心獨身老後無人照料,有人父親被詐騙集團騙光積蓄,陷入憂鬱甚至失智。
在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如何確保晚年生活品質,保障自身資產,成為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執行長楊淑惠提醒,隨著平均餘命增加,退休時間也拉長,提早規劃,透過安養信託,守護資產,並依照自己的規劃,把錢用在自己身上,還可適當地移轉給指定的對象。此外,善用「意定監護制度」,預先選定適當的親友作為意定監護人,完成公證程序,確保未來即使失去意志,意定監護人也能協助處理生活、養護或是財產管理事務,讓生活無後顧之憂。
安養信託能保全財產,自主規劃財產用途,確保辛苦賺來的錢不會被不當占用或挪用,並藉由多元靈活的資產管理,保障退休生活的經濟來源無虞。還可約定信託財產支付生活費及安養費,專款專用。
信託2.0:兼顧財產管理與人身照顧
金管會在2020年推動「信託2.0」計畫後,信託不再只是偏重財務規劃,而是進一步結合醫療、社福、安養中心等跨業合作,讓受託人能夠兼顧財產管理與人身照顧。
只要有資產規劃的需求,就適用安養信託,委託人找金融機構簽訂信託契約託付財產,事先約定財產管理與運用方式。信託財產可以約定要承作定期存款或是投資基金/債券,於契約中約定信託財產可定期給付生活費機制或發生入住安養機構或日間照顧服務機構時,可由受託銀行代為支付安養/照護機構費用或是支付醫療等相關費用。另可約定臨時費用支出需求(如購買輔具或是營養品等需求),可經由指示權人指示給付信託財產予受益人,可避免因身邊無人照顧或無法自理財產。
楊淑惠執行長進一步提醒,透過安養信託的規劃,可請信任的親友或機構來擔任監察人,所有財產的動支都要經過監察人的同意,等於多加一道安全防線,避免資產因管理不當或遭受詐騙侵占或不當挪用。
總結來說,安養信託的好處之一在於能夠保全財產,可以自主規劃財產要怎麼用,確保辛苦賺來的錢不會被親友不當占用或因為一時心軟而被不肖子女挪用。再藉由多元靈活的資產管理,保障退休生活的經濟來源無虞;還可約定信託財產支付生活費及安養費,專款專用。
提早規劃,預簽型安養信託
想要體驗安養信託的好處,可以參與中國信託銀行推出「指定型態」的「預簽型安養信託」,只要年滿55歲,委託人就可交付信託資金至專屬的信託專戶,由信託業者(受託銀行)協助客戶將信託財產自動辦理定存,同時享有信託費用優惠,客戶需要動用信託資金時(例如支付安養、醫療費用),信託業者依約可以自動將定存解約代為支付款項; 另一類「特定型態」主要由委託人自行決定要辦理投資或是辦理各天期的定存,適合對於投資理財有興趣或尚在規劃退休生活的客戶 。
值得注意的是,信託是一份很長期的契約,且涉及財務規劃、稅務、金流等層面,因此在尋找合適的信託金融機構時,一定要多加考量,建議從熟識或常往來的銀行著手,當然,專業度是最重要的條件。
"熟齡, 養生, 富足人生"
"安養信託:守護熟齡資產,規劃理想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