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肚腩症候群」?揮別腹部脂肪,重拾健康體態
根據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所(Inserm)的定義,「小肚腩症候群」就是代謝綜合症,通常是指腰圍過大。男性的腰圍若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代表有「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啤酒肚」反映出來的健康問題,有高血糖、高血壓和高三酸甘油酯等。不僅外形顯得老邁,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暢銷書作者、營養師古曼(Raphaël Gruman)指出,中年後防止腹部脂肪囤積的最佳方案,就是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
雖然發胖沒有年齡限制,但女性通常會在35~40歲之間開始出現體重上升,尤其更年期後更明顯;男性則通常在40歲後開始。體重增加的主因,包括運動量少、不良飲食習慣、久坐不動,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導致新陳代謝變慢等。若缺乏運動,熱量燃燒就會減少。
一般來說,女性在更年期時,體重平均會增加5~7公斤;而男性也會在雄性激素下降(所謂的「男性更年期」)時,出現腹部脂肪堆積。過度攝取飽和脂肪、糖分又缺乏運動,容易增加腹部脂肪堆積。
為什麼腹部脂肪最容易增加?
古曼解釋道:「腹部是身體儲存脂肪的主要區域,也是脂肪細胞最集中的地方。」針對女性,他補充說:「在更年期前,脂肪大多儲存在臀部和大腿上,這被稱為『女性型脂肪儲存』;但更年期後,脂肪儲存會開始轉移到腹部,這與男性的脂肪儲存方式相似。」 其中一個原因,是過度攝取糖分和飽和脂肪,且缺乏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糖的攝取量應該限制在每日總熱量的5%以內,大約是每天25克(約6小匙)。
世衛組織營養部主任博朗卡(Francesco Branca)指出:「如今,很多糖分都隱藏在加工食品中。這些食品通常並不被認為是『含糖食品』,像番茄醬和汽水等。」他進一步指出,只要將糖的攝取量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就能顯著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風險。
因此,想要減掉啤酒肚,對糖分過高的食物說「不」是關鍵。
應該優先進行哪些運動訓練?
想減掉「小肚腩」,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是關鍵。該做哪些運動?古曼強調:「除了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車、跑步),還需要使用啞鈴或其他小重量器械進行增肌訓練。」這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結論一致,「肌肉量愈多,燃燒的熱量就愈多,有助於維持體重。」 要減少腰圍,古曼建議要強化腹部的肌力運動,如平板支撐、核心訓練和仰臥起坐等。
事實上,不論男女,減掉腹部脂肪的原則是一致的。古曼提醒:「首先要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同時增加運動量,尤其是針對腹部肌肉的訓練。」
應該避免哪些食物?
要減掉腹部脂肪,除了增加運動量,也必須同時調整飲食,首先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
古曼還提醒要盡量避免飲酒、含糖快餐(如汽水、糖果、蛋糕、冰淇淋)以及超級加工的食品。他建議,日常飲食應以動物性或植物性蛋白質為主,例如鱈魚、雞肉、火雞肉、白火腿、雞蛋、豆腐和扁豆等,並搭配大量蔬菜。
古曼還建議,「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應該控制在200克以內,並要多吃蔬菜和蛋白質。」
60歲以後,哪些運動「消肚」最有效?
- 快走:簡單又能燃燒熱量,同時有助提升耐力和血液循環。建議每週進行3~5次快走,每次約30分鐘。走路時應收緊腹部肌肉,選擇有坡度的路面效果更佳。
- 室內單車:這是低衝擊的運動,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調整。每週進行3~4次,注意保持正確坐姿,運動時收緊腹肌,避免過度依賴手扶車把的力量。
- 游泳和水中健身:特別適合老年人,因為水能支撐身體重量,減少受傷風險,並且能鍛鍊全身肌肉,包括腹部肌肉。每週2~3次,每次30~45分鐘,可以選擇不同的泳姿和水中健身運動。
- 瑜伽、彼拉提斯或健身操:幫助加強核心肌群,增強肌肉量,並提高靜態時的熱量消耗。
不論年齡大小,腹部脂肪都可以透過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來改善。從今天開始,重拾健康自信的體態,讓「小肚腩」不再是困擾!
"熟齡, 營養, 運動, 健康飲食, 瘦身減重"
"打擊小肚腩:中年後如何有效消除腹部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