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幸福感的5大心理技能:情緒復原力是關鍵
生活是否順遂,不僅僅依靠智商和機遇,更與社交、情緒和行為技能息息相關。研究表明,擅長維持人際關係、調節情緒、管理目標並具備旺盛學習力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幸福。
5大重要技能類別
美國科爾比學院心理學教授克里斯托弗·索托(Christopher Soto)等人,通過梳理文獻,總結出有助於健康、幸福和成功的5大心理技能面向:
自我管理: 追求目標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包括任務管理、時間管理、細節管理、責任管理、組織技巧、目標調整、遵循規則、做事具一致性、擁有決策力等。
社會參與: 積極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包括領導、說服、談話、表達等。
合作能力: 建立並保持正向社會關係的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能力、信任他人、換位思考、人際溫暖等。
情緒復原力(心理韌性): 調節情緒和心情的能力,包括樂觀、信心調整、壓力調節、憤怒管理等。
創新思維: 從經驗或新事物中學習的能力,包括抽象思考、創造力、文化及藝術素養等。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技能是不同類別共有的。例如,調整自身能量對自我管理和人際互動都至關重要;資訊整理能力在管理和創新方面都顯得重要。
心理韌性或許最重要
伯特利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魏棻卿認為,在臨床上,許多個案面臨社會適應、人際適應、職場適應等問題,這些適應困難會影響關係、工作甚至經濟安全感。「5大類技能累積越多、適應能力越好,遇到各種情境就能讓自己安在當下、找到出路。」
在5大技能中,魏棻卿尤其強調情緒相關的技能。她認為,情緒復原力應廣泛定義為心理復原力(或心理韌性),不僅能消除負面情緒,更重要的是通過自我覺察的練習,積累在逆境中適應的韌性,以及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
自我覺察、調整能量
無論面臨情緒或其他困境,魏棻卿都建議先停下腳步自我覺察,重整能量再出發:
停止自我批評。 停止自我標籤和指責,釐清行為的根本原因。
覺察內心深處的聲音。 詢問自己的行為可能透露什麼訊息?是不是遭遇到什麼困難?練習覺察心底真正的想法。
設定難度剛好的目標,逐步實踐
魏棻卿建議,在設定目標時,將大目標拆分成「難度剛剛好」的小目標,猶如爬樓梯,逐步實踐,朝大目標邁進。
成就感累積信心,開啟正向循環
經由一次次練習逐步累積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會回過頭來強化表現,形成良性循環。
"心靈,身心精神,情緒紓解"
"提升幸福感的5大心理技能:情緒復原力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