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樂物理治療師陳胤甫根據多年觀察經驗,上門求診的病患通常情緒較低落、思想較悲觀,除了來自不良姿勢所引起的病痛折磨,他推敲,或許也和這些病患多傾向彎腰駝背、瑟縮的姿勢有關,進而讓他們的心情也變的晦暗。
你是否也曾留意,賽跑選手在迎向終點時,常常都是高舉雙臂、昂首擴胸;或許連你自己或這些選手也不清楚為何會擺出這樣的姿勢,但可能你的身體早已記憶,當你擺出這樣的姿勢,往往都是開心、愉悅的。
### 內分泌改變、身體記憶+情緒記憶 姿勢悄悄影響你的心情
「到底是情緒影響姿勢,還是姿勢影響情緒?這就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陳胤甫說。
#### 無意識覺察自己的姿態
精神科醫師劉誠崇指出,一般來說,情緒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行,好比憂鬱症患者常表現出動作緩慢、低頭、彎腰的姿勢,醫生也會根據這些現象去佐證一個人是否有憂鬱的症狀。 但有另一批學者認為,身體姿態和情緒其實會相互影響,也就是說,情緒會影響身體活動,身體姿態也可能反過來影響情緒。
至於原因為何?有一派說法認為腦部掌管運動和情緒的神經系統會互相影響,而人們在無意識中會去察覺自己的姿態及表情,所獲取的訊息傳入腦部後,可能會透過神經細胞再活化及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使得身體姿態去影響情緒。
#### 姿勢改變內分泌及腦部活動
劉誠崇表示,有國外研究指出,姿勢影響情緒可能和甲狀腺分泌激素的改變有關,像是當你的身體一直維持在高正、直挺、直視前方的姿勢,甲狀腺素和腦部活動都可能會出現一連串的變化。
也有研究認為,比較外放、高張力(high power)的動作,會增加催產素和減少皮質醇的分泌,能降低壓力,情緒也會比較正向,陳胤甫說。
#### 身體記憶+情緒記憶
身體記憶加上情緒記憶,也可能讓姿勢影響你的情緒。簡單來說,假設當你身體低垂時,往往伴隨著低落的心情,身體會記住每次你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心情,當你再擺出同樣的姿勢時,心情往往也會比較差,陳胤甫說。
### 3個好姿勢 負能量變正能量
那麼,到底該擺出什麼樣的姿勢,才能帶給你好心情?又該盡量少做那些姿勢,才能遠離負向情緒呢?
#### 正向姿勢1:
劉誠崇表示,國外曾實驗,坐在椅子上的時候,眼睛往前直視、背打直、肩膀平放、頭略往上,感覺要讓自己的頭更接近天花板,同時手肘保持75~90度之間,可以讓有憂鬱症的人心情變佳,疲勞感減輕,願意說話,甚至更有自信。
#### 正向姿勢2:
陳胤甫建議,可以擺出勝利「V」的姿勢,雙臂高舉約45度,不必刻意聳肩,維持自然的吸氣和吐氣。
#### 正向姿勢3:
擺出插腰的姿勢,雙手插在骨盆上方,避免駝背,挺胸將手肘往後打開,微縮下巴,並想像身體向上延展、要長高的感覺。
#### NG姿勢:
坐著的時候,低頭、駝背、胸廓瑟縮,雙手垂放在身體、大腿內側。陳胤甫說,當你駝背的時候,視線會往下,久而久之情緒也會偏向負面,這也是不少電腦族常見的不良姿勢。
#### 假想:
陳胤甫也建議,當你很緊張、假設即將對著眾人演講的時候,可以事前預演,擺出正向、外放的姿勢,並「假裝自己已經成功、達成目標」,維持這樣的姿勢和情緒2分鐘;接著在正式的活動中,持續擺出這樣的姿勢,有助於化解緊張,甚至真的有好表現,因為你的身體已經記憶這個動作帶來的正向情緒!
"心靈,生活保健,身心精神"
"調整姿勢,擺脫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