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惡病質的判斷:體重、BMI、飲食及步行能力變化
有些癌症病人會因癌症引起惡病質。惡病質的診斷時機點有二:初診斷癌症時的病史詢問,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回診追蹤。
簡單評估方式
- 體重變化: 半年內減少10%以上,或短期3個月內減少5%。
- 主觀感受: 病人可能自述體重減輕、胃口不好、噁心、腹脹、易有飽食感等現象。
- BMI: BMI小於20.5kg/m2時需提高警覺,低於18.5kg/m2則屬嚴重程度。
好發癌症
惡病質好發於胰臟癌、食道癌、胃癌、頭頸癌等。
臨床觀察
- 從診斷出癌症開始,約10-20%的病人會有體重下降或BMI過低的問題。
-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約超過一半的患者會發生這類現象。
- 不同癌症引起惡病質的比例差異大,如食道癌、胃癌患者約60-80%有體重減輕的困擾。
- 頭頸部癌症因放射或化學治療影響進食,近三分之二的病人會產生惡病質或營養不良。
體重下降對治療的影響
營養不良、胃口不佳的病人在化學治療時,產生不適感的比例較高、較嚴重。此時藥物劑量及化療間隔時間會隨著病人的體力做調整,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飲食建議
體重維持有助於病患順利完成化學治療療程。除了癌症飲食營養衛教,對於營養狀況不佳、體重下降的病人,須特別囑咐額外增加蛋白質及魚油的攝取,可幫助減緩體重下降,甚至維持體重。
- 額外補充時間: 餐與餐之間
- 熱量目標: 每日增加400大卡
- 補充品選擇: 以濃縮狀態、容易進食為主,讓易有飽足感的病人也能吃得下。
- 預期效果: 一般1個月後可看到額外補充營養的幫助。
- 益處: 營養充足的病人體力較佳、體重能維持,因化療造成不適而住院的比率及再住院的次數與時間也較少。
關於癌症病患的營養迷思
1. 癌症治療中因食慾差或疾病本身造成體重下降,會影響治療嗎?
- 答:會影響治療結果,降低生活品質與活動能力,可能導致療程中斷或延後。建議每天記錄體重,以幫助醫護人員給予適當營養建議。
2. 癌症病患應如何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
- 答:均衡飲食並增加熱量與蛋白質攝取。如果吃不下,可以少量多餐或在餐間補充流質的癌症病患適用營養補充,幫助整體營養攝取,以維持體重讓癌症治療更順利。
3. 如何選擇癌症病患適用營養補充品?
- 答:建議選擇國際知名大廠、有在醫院使用專業認可的產品,並且有臨床實證認可對癌症病患的幫助更安心。亦可以請教醫護人員,並且不要迷信偏方。
"癌症,營養,健康飲食"
"癌症惡病質的評估與飲食建議"